如果要復興漢服,那麼漢服應該在現代生活中取得什麼樣的定位?

小姐自然醒


不是漢服愛好者要把漢服復興到什麼程度。

如果說非要一個標準的程度的話,應該是當大家看見漢服的時候,知道這是漢服,不是和服,也不是舞臺道具服裝,這樣的衣服是什麼文化傳承的一部分。

當我們穿著這樣的衣服時候,並不會被當做“這個樣子好奇怪”或者問“你們去漫展嗎?”“是搞活動嗎?”“拍戲嗎”等等這樣的問題所困擾。

就像,在內蒙古,節假日等特別的日子,或者婚喪嫁娶,穿蒙古袍,走在大街或者走在酒店,從來沒有什麼異樣的眼光。更不會有人詢問你為什麼要穿蒙古袍啊?

看,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一種想法。

真正的漢服推廣,是願意把它當做一件衣服,前提是它可以是很日常很平常,不是刻意的。


小黑豆


我認為傳統節假日,或者大型慶典等需要盛裝的場合,本民族的民族服飾,禮儀(不限於漢服)都該恢復,傳承。但日常工作生活沒必要,畢竟是不方便,不然也不會被歷史的長河湮滅了。

尤其不喜歡打著漢服復興的旗號,不分場合,地點,時間的穿劣質漢服。不為別的,就因為某寶劣質漢服,真的很low!而且,寬袍大袖的盛裝漢服,當初

也是特定人,特定正式場合才穿的。普通百姓穿的常服並非現在這些人所穿式樣。就算是皇族,士大夫,官員,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也是更衣,換上更輕便的便服。可見寬袍大袖並非日常著裝,而且並不舒服也不方便。

有儀式感我贊同,恢復傳統精華我贊同,但盲目的不分場合穿漢服,我不是太認可。說明白點,無非附庸風雅而已,你以為的這個雅,實則俗不可耐


風荷167800474


喜歡漢服的,一般都是性格懦弱,唯唯諾諾的南方人比較多。用一句不好聽的話說,就是娘炮。這個東西,自己喜歡就好,你不能要求正常人也跟你喜歡,比如.:你喜歡吃屎,可是你不能要求別人也和你一樣,這是一個道理,


我是三無明粉


誤區1、漢服沒有一個統一的形式。現在復興漢服是以唐朝、還是宋朝或是明朝的服裝為標準呢?

  漢服是是針對於西方服飾的一種稱謂,其實應該稱作漢族傳統服飾(清朝以前),無論是漢朝時流行的曲裾、直裾還是唐朝流行的的圓領袍,亦或是宋明流行的深衣,只要是符合漢服交領、右衽、繫結等基本特徵都可以稱作漢服,例如在明代的時候,漢朝流行的曲裾、唐朝流行的圓領袍在明朝仍有人穿著,這一點可以從明代人繪製的人物畫和一些歷史文獻得出。在目前沒有權威機構制定現代形式漢服標準的條件下,任何形式的漢服都是可以穿著的,漢服在現代條件下以何種形式為標準留給後來人解決。

誤區2、現代人漢服穿著漢服活動、運動都不方便。

  漢服不僅僅只有禮服,漢服是一個門類齊全的服裝體系,在婚禮、會見等隆重場合穿戴禮服,在祭祀這種莊嚴肅穆的場合穿戴祭服,而在一般家居、勞作時有常服。漢服有寬袍大袖的,也有窄袍短袖的,例如漢服有一種形式叫短褐,就是古代勞動人民勞動時普遍的穿著,絲毫不會影響勞動。



誤區3、穿著漢服夏天熱死、冬天冷死。

  漢服也有春夏秋冬服飾的分別,也有四季流行的款式,夏有夏衣,冬有冬裝.夏天穿的漢服輕薄,有短袖半臂的,冬天穿的漢服有棉襖,高級一些的還有皮裘,外面還可穿披風.這種誤解是由於對漢服形式不瞭解造成的,試想漢服流傳於漢人社會四五千年,作為一種成熟而且門類齊全的服飾,會出現春夏秋冬全部穿一種形式的衣服的情況嗎?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許多道觀裡面的道士所穿的服裝就是漢服的一種,道袍夏天有夏天穿的,冬天有冬天穿的,款式各不相同.

誤區4、漢服的精髓在面料和紋飾,現在某些電商賣的漢服面料和紋飾都達不到古代的水平,如其這樣,還不如不復興。

  漢服的精髓在形制不在面料和刺繡。漢服區別於西方服飾以及少數民族服飾的最大特徵是形制而不是面料和紋飾。粗麻棉布照樣可以做漢服,漢服也可以沒有任何紋飾,古代絕大多數的低層漢族勞動人民穿的就是這樣樸素的漢服,現代人依然可以穿著,因此漢服的復興與否和麵料和紋飾沒有特定關係。當然作為個人可以追求華美的漢服。現代製衣的面料豐富,各種新的紋飾也很多,這些漢服在復興過程都可以加以借鑑,吸收利用,這樣漢服才能不斷完善和進步,更好的滿足現代人的需求。



誤區5、漢服的消亡是社會自然淘汰,是落後的標誌,還復興幹什麼?

  漢服的消亡不是社會的自然淘汰,是滿清統治中華對漢族進行殘酷的民族壓迫政策造成的。1644年,明朝滅亡後,滿清為了泯滅漢人的民族意識以達到他們少數統治多數的目的,推行殘忍的“剃髮易服”政策,強迫漢人男性改變束髮習慣,而剔除頭髮,留鼠尾辮子,改穿滿洲衣服,有違抗的格殺勿論。由此漢人數千年傳統的漢服基本消亡,但仍有道士、戲服、壽衣、部分女裝童裝等漢服形式存在。漢服的滅亡不是自然淘汰的結果,也不是漢人自然選擇的結果,而是外來強權暴力壓迫的結果。今天隨著中華經濟的復興,以漢服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必然也會復興,這是歷史的必然。


誤區6、漢服復興毫無意義,純屬無聊。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說,作為一個漢人,應該具有一顆熱愛自己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心。在中國的現實條件下,國家為了懷柔羈縻某些少數民族而抑制漢族的民族意識,在歷史以及政治教育方面搞“漢族虛無主義”,中華的傳統文化也被作為封建思想文化長期被官方批判,長時間以來,我們的許多漢族同胞認為傳統文化是封建糟粕的錯誤認識已經根深蒂固,他們也基本沒有作為漢族的民族意識。在古代,衣冠就是文明的標誌,例如,五胡亂華,漢人南渡在江南建立東晉政權就稱作“衣冠南渡”。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少民和漢族權利的不平等的凸顯,以及文化和生活上的衝突,越來越多的漢族對於國家對於少民的優待政策的不滿,造成漢族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漢服復興就是在中華經濟、文化振興以及漢族民族意識的的雙重條件下開始的。漢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它的復興有助於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於提高漢族民族自豪感,團結漢族同胞,為中華振興貢獻力量。


回憶還是要忘記


關注【糖小姐的閨蜜圈】閨蜜美,世界才美...

不!你會比閨蜜更美!文末有驚喜!

漢服,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然而近代,在滿清政府去漢化和西方先進文化的強烈衝擊下,它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不過最近幾年,政府越來越注重民族文化的復興,作為文化標誌的漢服,復興在即!

古老的漢族服飾穿著較繁瑣,不太適合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想要加快復興的進程,最主要還是提高漢服的關注度和使用度。其一,可以鼓勵相關服飾企業在衣服設計中加入最具漢服特點的元素。其二,比如在大型的文化活動場合建議參與者穿著漢服進場。其三,在具有中國傳統意義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等可規定著漢服。不過,強制意義的做法雖具有一定完成效果,但容易引起不滿,還是需要一個漸進循環的規範程序。

在現代生活中,個人認為漢服應該是漢民族文化“形象大使”的定位,中華民族一共有56個,每個民族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與歷史,漢服作為漢民族的文化標誌,在現代相關漢文化的宣傳活動中應作為首推的元素!復興漢服,也就是復興中國主流的漢文化,同漢語一樣,它是漢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璀璨明星!


給看到最後的你一個麼麼噠~任何疑問的地方歡迎留言評論我們來一起種草拔草!關注

【糖小姐的閨蜜圈】,私信回覆“糖小姐”,你想要的全都有!


糖小姐的閨蜜圈


我覺得漢服的復興,是不切實際的,很多人都說說漢服不適合勞動工作,洗衣做飯,穿著它要怎麼做呢?難道這個時候又去換衣服嗎?時代的變遷,漢服早就不合時宜了。一套漢服好看的起碼兩三百,還有頭飾,配飾,鞋子。起碼也要七八百。不是家裡有礦的人,一般家庭也負擔不起。光這兩點對於漢服復興來說就是很大阻礙了。其實做個野生袍子就好了,週末放假穿一穿。為什麼要弄復興呢?


南城少年心不涼e


這個漢服復興不復興,咱們先不去管它。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呢,首先得弄明白幾個事兒。


上廁所,尤其是坐便,是不是得撩?

騎單車,尤其是橫樑,會不會發毛?

去聚餐,尤其是火鍋,怎麼用湯勺?

逛個街,尤其是女孩,要不要揹包?

蓄長髮,尤其是男孩,像不像人妖?

出個門,尤其是長途,擠不擠公交?

額,以上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更不要說如果嚴格遵循古制,那會兒連內衣褲都沒有,復興漢服,你連內褲都不穿嗎?

復興漢服所有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本該淘汰的東西,就應該被歷史銘記,而不是讓它死灰復燃。

我們不穿漢服是因為我們選擇了效率,而不是因為它是我們民族的東西,被我們刻意拋棄。如果我們還想讓它出現,那我覺得它更應該象徵性的出現在禮儀場合,而不是日常起居中。

另:不接受任何車軲轆式的反駁。



山鬼祗樹


陳述個人觀點


漢族作為一個屹立在世界民族幾千年不倒的民族,長盛不衰,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有燦爛的文化,所以才能在多次民族融合中保持民族不被消亡,漢服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是漢族最明顯直觀的文化之一,滿清去漢化可能是最嚴重的損害之一,幾百年的斷層讓如今的漢族同胞已經迷失了民族方向,更有大部分人沒有了民族認同感,沒有民族意識,以至於好多漢族特有的文化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當下和平年代,豐衣足食,沒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依舊空虛,我們應該重新認識我們自己,認識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不求時時刻刻穿漢服,當今社會工作穿漢服也不現實,但,不能讓西方文化完全磨滅了我們的印記,我們是漢族人,
至少對漢民族傳統服飾有所瞭解,傳統節日可穿。不要讓漢服消失。不要讓漢族消失。


漢服合肥一澤浩


復興漢服?一個充滿銅臭味笑話而已。在旅遊景點常常看到一些人著仿古服裝,不過是生意人和店小二的行頭。漢服愛好者?肯定不是。所謂的漢服愛好者,不過是某些特定商圈的人群及其附庸。漢服與文化禮儀的關係或許他們懂皮毛。但他們能懂漢文化的精髓嗎?天地君親師,他們懂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他們懂嗎?中華禮儀的精髓,他們懂嗎?復興漢服,不過是生意人兜售的噱頭。個性人群的裝畀道具而已。不懂文化底蘊,沒有文化傳承 ,就研究一身皮,然後大街上穿梭,是為了鶴立雞群?還是甘當異類?沒有內涵的傳承,都是畫皮,都是金玉其外。至於說到改良漢服,漢服就是漢服,不需要改良。既然改良了,那和今天的漢人穿的衣服有多大區別?今天,滿大街中國人穿的衣服就是漢服就是華服。


荷鋤田夫


我覺得漢服是一種文化,而不僅僅是古代中國人所著的服裝。現代中國人要把漢服當做常服來穿,也應該是改良後的漢服,適應中國現在的社會發展。正如民國之中山裝,青年裝,有傳統之底蘊,又兼有當時東西方文化碰撞的因素。

所以,復興漢服首先要文化復興,只有中國傳統文化風靡不論老少人群的時候,當大家都自覺自願的想體驗感受古人衣著的美的時候,漢服復興的必要條件才慢慢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