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十分之水

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十分之水

古人擇水尋泉

中國飲茶史上歷來有“得佳茗不易,覓美泉尤難”的說法。古人飲茶尤其喜歡自己涉水,歷史上有多少愛茶人,為覓得一泓美泉,而遍遊祖國的大江南北。

乾隆皇帝一生嗜茶,他曾為品茗擇水,而遍遊塞北江南。據史書記載,乾隆每次出巡都會帶一隻特製的銀鬥,專門用於“精量各地泉水”。在他量過的泉水中,北京玉泉水的密度最小,他因此將其評定為“天下第一泉”。

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十分之水

茶聖陸羽一生品評了祖國各地的很多泉水,如江州廬山康王谷洞簾水、無錫慧山石泉水等都是他親自評定。陸羽認為:“真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就是說,從巖洞上石鐘乳滴下,在石池裡經過砂石過濾的,而且是洋溢漫流出來的泉水為最好。

好水面面觀

古人認為,天然水是泡茶的最佳用水。天然水按其來源可分為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雪水、雨水等,泉水是其中的佳品。泡茶的標準好水,不外乎源活、味甘、品輕、質清這四個條件。

1.源活

“活水還須活水烹,自臨釣石汲深清。”活水是指水源要活,就是水要經常流動,用《茶經》上的原話來說,就是:“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十分之水

2.味甘

“水泉不甘,能損茶味。”只有水“甘”,才能品出“味”。因此,要求泡茶之水必須“甘”,才能泡出上等好茶。古人認為,雨水富有營養並有甜味,而江南梅雨時的雨水最甜。也可以用雪水煎茶,一是取其甘甜,二是取其清冷。陸羽品水,也認為雪水是很好的煮茶用水。

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十分之水

3.品輕

乾隆皇帝每次出巡時,都帶有一隻精製銀鬥來檢測各地的泉水。他按水的輕重挨個嘗試泡茶,而後得出“水輕者泡茶為佳”的結論。水之輕重類似於軟水和硬水,硬水中含有鈣、鎂、鐵等礦物質,能增加水的重量,影響茶的原味,適宜用軟水來泡茶。一般來說水的pH為6.7-7.3的弱鹼性水、弱酸性水或中性水,能較好地體現茶葉的色、香、味、韻,是理想的泡茶用水。

4.質清

擇水重在“山泉之清者”,水質一定要清。有不少愛水之人,發明了許多澄清水或養水的好方法,如“移水取石子置瓶中,雖養其味,亦可澄水。令之不淆”。

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十分之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