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水利局長:當時不洩洪會有垮壩危險,對壽光損失感到痛心

受今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影響,濰坊市普降大暴雨。受強降雨影響,部分縣市區和鄉鎮發生了災情,部分農田、城區發生了嚴重內澇,經濟作物和農作物受災,造成部分水利工程、房屋、道路和橋樑等損壞及人員傷亡。

濰坊水利局長:當時不洩洪會有垮壩危險,對壽光損失感到痛心

中國山東網 圖8月23日,濰坊市人民政府召開抗災減災新聞發佈會,向社會各界通報相關情況。剛剛到濰坊履職一個月的中共濰坊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田慶盈出席發佈會,並作了重點發布。濰坊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濰坊市減災委員會,濰坊市氣象局、水利局、民政局,壽光市等相關負責同志通報前期有關工作情況。

這次“溫比亞”洪水災害,強度之大,來勢之猛,歷史罕見,是濰坊市1974年以來受災最嚴重的一次。災害發生後,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緊急向我市調撥救災應急物資、撥付災害救助資金;劉家義書記和龔正省長分別作出重要批示,22日晚上劉家義書記連夜趕赴壽光,現場調度抗災減災情況;省防總常務副總指揮、副省長於國安同志兩次來濰坊檢查指導抗災減災工作。

面對災情,濰坊市委、市政府快速反應、積極應對,迅速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進行專題研究,並下發《關於做好防汛和抗災減災工作的緊急通知》;黨政負責同志第一時間對臺風防禦工作作出批示,並深入受災縣市區檢查指導防汛救災工作。市、縣兩級科學研判調度,及時啟動預案,落實搶險措施,強化對水庫、河道、校舍及城鎮低窪易澇區等危險地段的24小時不間斷值守尋查,撥付救災資金7000萬元。市政府成立7個工作組,分赴災區一線,參與搶險救災、傷員搜救、受災群眾安置、民生保險理賠、基礎設施搶修和災後恢復生產等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面對災情,濰坊人民在濰坊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精神,奮力開展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目前,各項救災工作正在有序開展,災區社會秩序穩定。

據濰坊市氣象局局長王令軍介紹,受第18號颱風“溫比亞”影響,8月18日6時至20日10時濰坊過程平均降雨量174.7毫米,加上8月13日的“摩羯”颱風降雨,一週內兩次降雨疊加,全市平均達到254.7毫米。8月20日壽光、青州、臨朐、昌樂降雨超過200毫米。過程最大降雨量出現在青州王府338.0毫米。本次颱風降雨過程特點:一是降雨量大,過程降雨量為有氣象資料以來歷史同期最大值;二是雨強大,其中青州東高最大小時雨強65.2毫米、昌樂紅河鎮最大小時雨強65.0毫米、臨朐柳山最大小時雨強53.6毫米、壽光臺頭最大小時雨強51.2毫米;三是今年臺風“安比”、“摩羯”和“溫比亞”一月內相繼影響我市,特別是一週內出現2次颱風、一月內出現3次颱風影響我市並帶來強降雨,這在歷史上是從未出現過的。面對自然災害,濰坊氣象部門及時發佈颱風重要天氣預報和預警信號,17日13時37分陸續發佈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暴雨藍色預警信號、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大風黃色預警信號。

據濰坊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水利局局長周壽宗介紹,進入汛期以來,濰坊市防辦按照國家、省防總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做好防汛工作,特別是對大中型水庫蓄水情況加強調度,6月1日至8月13日,共調度11座大中型水庫下洩洪水2.19億立方米。為有效應對或將到來的洪水,8月13日至8月19日彌河流域冶源、黑虎山、嵩山三座水庫下洩洪水2094.58萬立方米。之前汛期冶源、黑虎山、嵩山三水庫共洩水調蓄8500萬立方米。

8月17日天氣預報預計“溫比亞”颱風降水量為40—70mm,但實際降水量遠超預報降水量,大量降水致使三水庫水位上漲過快,逼近警戒水位,為確保水庫安全,依據國家省市相關規定,決定向下游洩洪。如當時不洩洪,將會對水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甚至有垮壩危險,將影響下游近百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同時,市防辦採取錯峰、削鋒、控流措施,經三座水庫攔蓄洪峰,當時入庫洪峰流量4058立方米/秒,洩出量1780立方米/秒,削峰56.1%。儘管採取了措施,但這次降雨降水匯水太快,再加上下游壽光市當日降水量多達200多毫米,給沿線特別是下游帶來了很大壓力。面對下游沿線鎮村遭受的重大損失,特別是壽光市損失更為嚴重,對此,我們感到非常痛心。20日降水結束後,由於上游持續來水,三水庫仍然在汛末蓄水位以上運行,但為了最大限度減輕下游防洪壓力,對三座水庫的下洩流量進行了壓減,由原來的1228個流量壓減到612個流量,21日18時30分又將三水庫剩餘的洩洪流量全部壓減。

據濰坊市減災委員會副主任、民政局局長張增順介紹,接到“溫比亞”颱風預警信息後,濰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作出安排,要求各有關部門各就各位,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溝通,密切關注颱風動向,採取落實防範措施。災情發生後,濰坊先後啟動了自然災害救助應急三級、二級、一級響應,省政府啟動三級響應,22日18時再提升為省二級救災應急響應,國家啟動四級響應。國家應急管理部和省民政廳及時派出工作組,到現場查看災情,及時下撥省級救災資金500萬元,並陸續向我市調撥急需救災物資。市政府及時下撥市級救災資金6500萬元。市民政局第一時間查看災情,加強統籌協調部門間溝通,加強物資調配、調撥,災情核查。市減災委各成員單位積極調配救災機械設備,恢復道路、供電、供水等。據不完全統計,已撥付災區棉被20600床,毛巾9990條,發電機和場地照明設備5臺,應急手電2000支,單帳篷2500頂,摺疊床3400張,棉帳篷700頂,毛巾被19610床,水5000箱,方便麵1000箱,手電筒2068支,蠟燭2784支。

據悉,在下一步工作中,濰坊市委、市政府將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抗災減災作為當前的重要政治任務,舉全市之力打好打贏抗災減災和災後重建這場硬仗。一是在濰坊市抗災救災指揮部的統一調度下,科學組織安排,統籌調配資源,嚴格落實責任,有序高效做好抗災減災工作。二是深入細緻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嚴防發生新的次生災害。三是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抗災減災工作,用足用好救災資金和物資,確保每一名群眾都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的水喝、有地方住、生病能得到及時救治。四是組織有關部門深入抗災減災一線,指導協調好災後恢復和建設工作,盡最大努力減少災害損失。五是加強災後社會管控和治理,確保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