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關:三秦要塞 商於古道

武關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並稱為“秦之四塞”,遺址位於商洛市丹鳳縣東的武關河北岸,為陝西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多次從公路經過武關,每一次都會穿過一條名為“武關”的隧道,但是除此之外,什麼也看不到——

武關:三秦要塞 商於古道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翻越秦嶺的G312國道,連接著關中和南陽兩塊盆地,基本沿著曾經的武關道修建:起自長安,經過藍田和商州,直達河南的南陽。秦漢時期,這條道路被稱為“武關道”;唐代的時候,則被稱為“商山道”或“商州道”。

如今,在“武關”隧道南側的入口處,還矗立這一塊寫有“三秦要塞”的巨石,背後鐫刻著杜牧的《題武關》和白居易的《武關南見元九題山石榴花見寄》,成為G312國道上的一大景緻。

武關:三秦要塞 商於古道

武關又名“少習關”,春秋時期已存在,為晉楚和秦楚的國界。如今,在武關的遺址上,依然有一座武關鎮,據說還可以看到一些曾經的遺蹟。

2018年1月21日,在商南縣住了一晚,第二天清晨經過武關之際,我和家人專程來到了武關鎮。在小鎮的入口處,豎立著一塊巨石,上面赫然寫著“武關道”三個大字。可惜,在兩張“小廣告”的遮擋下,顯得很不起眼。

武關:三秦要塞 商於古道

武關鎮沿著武關河而建,在群山的包圍中,顯得異常的安靜。一條公路從鎮子裡穿過,但是很久看不到一輛車,只見零零星星的村民在道路上蹣跚而過。很難想象這裡與“兵家必爭之地”的武關有什麼關係!

武關:三秦要塞 商於古道

我自南向北,橫穿武關鎮,但是並沒有看到任何遺蹟和文物保護單位碑呀?經過鎮子中央的時候,有兩座高大的土堆,矗立在道路的兩側。在平坦的山間盆地,不應有這種土丘吧?難道它就是曾經武關城的遺址嗎?

武關:三秦要塞 商於古道

題武關

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檣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聖神家四海,戍旗長卷夕陽中。

武關南見元九題山石榴花見寄

往來同路不同時,前後相思兩不知。

行過關門三四里,榴花不見見君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