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踐行「四個全面」 奮力邁上新台階--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

新華網北京3月8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馮誠 郭奔勝 王駿勇)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主動適應並推動轉型升級?如何深刻理解並率先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首次提出的“四個全面”?如何按照中央的新要求,積極“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日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積極踐行“四個全面” 砥礪擔當“兩個率先”

去年12月中旬,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並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總書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羅志軍說,“四個全面”是新一屆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的頂層設計,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明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路線圖。“四個全面”重大戰略思想的提出,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實踐的集中概括,開闢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新境界。

羅志軍說,江蘇作為總書記這一重大戰略思想的最先提出地,應當成為“四個全面”的率先踐行者。“四個全面”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實現目標的兩個輪子,全面從嚴治黨則是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的根本保證。

經過多年發展,江蘇力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總體上看,全省仍處在推進“第一個率先”的階段,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羅志軍說,我們要把“四個全面”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堅持一體謀劃、一體推進,自覺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留尾巴、全面深化改革不留例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留空白、全面從嚴治黨不留死角,努力在踐行“四個全面”上創造特色、走在前列。

適應“新常態” 搶抓“新機遇”

過去一年,我國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作為經濟大省,江蘇面臨的轉型挑戰更為突出。2014年,江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了全省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好勢頭: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51萬億元,人均超過8萬元;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服務業佔比超過46%,區域創新能力連續6年居全國首位……

羅志軍說,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也是我們謀劃和推動發展必須遵循的大邏輯。新常態,既帶來嚴峻挑戰,也蘊含新的機遇,只有順勢而為、積極應對,才能搶佔先機、贏得主動。

羅志軍說,要準確認識和主動適應新常態。黨委和政府要聚焦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企業必須清醒認識低成本競爭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加快轉變經營發展方式;社會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包括就業理念、消費觀念、生活方式等都要“更新換代”。

接下來重點要抓好三個方面:一是大力推進結構優化升級。繼續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加法,就是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等,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減法,就是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乘法,就是全面推進科技、管理等模式創新;除法,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回報率。二是利用江蘇發展的最大優勢——科教優勢,著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近日,省委、省政府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作出部署,強調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力爭到2020年江蘇成為全球有影響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三是全力抓好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當前要用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江蘇沿海開發、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和自主創新示範區等重大戰略機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創發展新優勢。

羅志軍說,回顧江蘇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程,發展每上一個臺階,都是在克服困難、戰勝挑戰中實現的。當前,如何把握和適應新常態,對江蘇發展是一個新的重大考驗。一方面,我們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和擔當精神,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發展新路徑,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江蘇為全國改革發展探路”的要求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我們也充滿信心,只要全省上下振奮精神、主動作為,就一定能攻堅克難,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邁上新臺階 建設“新江蘇”

羅志軍說,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光榮使命,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在推動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五個方面“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這是新一屆黨中央對江蘇的巨大關懷,對於我們做好當前工作、謀劃“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江蘇省委召開十二屆九次全會,就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視察江蘇時的講話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強調把“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鮮明地寫在江蘇發展的旗幟上。隨後,各位省委常委、副省長用一個多月時間,分專題開展調研,近期將出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省委對“建設新江蘇”的實踐內涵有了深化認識:“經濟強”,就是要強在創新能力上,強在質量效益上,強在經濟結構上,強在企業活力上,強在特色優勢上;“百姓富”,就是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等;“環境美”,就是要擁有自然環境之美、景觀特色之美、文化交融之美、城鄉協調之美;“社會文明程度高”就是要有共同精神家園、良好社會風尚、廣泛公平正義、和諧社會秩序。

“‘五個邁上新臺階’是‘建設新江蘇’的重點任務,也是具體路徑。”羅志軍表示,切實強化“上臺階”的自覺意識,對目前處於什麼臺階、下一步邁上什麼臺階、如何邁上新臺階,都要有透徹的認識,拿出管用的招數。我們將圍繞總書記的最新要求進行“對標對號”,對已有思路舉措進行深化,更加突出重點問題,更加契合發展實際,使之常抓常新、務實有效,一項一項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一步一步把總書記為我們勾畫的美好藍圖化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