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種養平衡 成就「牛「事業

近年來,畜禽養殖糞汙資源化處理問題,已成為行業焦點。我縣部分畜禽養殖場通過推行“種養平衡”的模式,實行循環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豐收。

攸縣:種養平衡 成就“牛“事業

在新市鎮的廣安農牧公司黃牛養殖基地裡,工人們正忙著給黃牛餵食青草青貯料,與其他養殖場不同的是,這些青草青貯料原材料甜象草和皇竹草等青草都是養殖基地自己種植的。

攸縣廣安農牧公司黃牛養殖基地負責人易躍軍說:“牛場現在存欄是近300頭,種植草的面積有800畝左右。”

攸縣:種養平衡 成就“牛“事業

養殖基地的糞汙通過人工收集,發酵後再運到草地,草長出收割後,再通過青貯發酵後又可以喂牛,實現生態循環發展利用。

攸縣:種養平衡 成就“牛“事業

縣畜牧水產局畜牧股副股長譚冠雄介紹:“我們按照糞汙產生的量,一頭牛等於三頭豬的當量,一般的話,像這裡每畝草地的話,大概消納三頭豬的當量,所以他種植草的面積,完完全全能夠消納他那裡200多頭牛產生的糞汙,最終達到綜合利用。”

易躍軍說:“(現在)這個牛長勢比較好,得益於草的種植,生產出來的牛肉比較優質,對我們這個生態平衡和養殖方面的效益都有很好的提高。”

攸縣:種養平衡 成就“牛“事業

因為牛質鮮美,該養殖場的黃牛暢銷長沙、株洲等市場,年銷售額達800萬元。

易躍軍說:“下一步我們通過規模的擴大,增加我們甜象草和皇竹草種植面積,來完善我們牛的整個種植和養殖生態。我們計劃擴大種植面積(至)1千畝左右。”

攸縣:種養平衡 成就“牛“事業

縣畜牧水產局畜牧股副股長譚冠雄表示,養殖糞汙本身不是汙染,不加以利用才會變成汙染,但利用好了則會變成非常安全的綠色有機肥,可以替代或減少化肥在種植業中的用量。

譚冠雄說:“種養平衡是一種最徹底、最能夠有效的解決養殖戶產生的糞汙量的,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要使那個糞汙達到綜合利用。”

攸縣:種養平衡 成就“牛“事業

種養平衡作為我縣養殖業糞汙綜合治理一種主要模式,下一步,縣畜牧水產部門將進一步加強指導,著力解決一些環境突出問題,促使我縣養殖業良性健康發展。(全媒體記者:易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