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熱鬧,也能看到悲傷,才算讀懂了《紅樓夢》

生與死是生而為人永遠逃脫不掉的兩個命題,《紅樓夢》不僅僅探討了繁華易逝,萬般皆空,同時也向我們昭示了生與死、悲與樂的糾纏牽絆。《紅樓夢》中比較明顯表示生死交錯的地方是第四十三回。

能看到熱鬧,也能看到悲傷,才算讀懂了《紅樓夢》

這一回主要寫王熙鳳的生辰,賈母主張“學那小家子大家湊分子”,一家子都歡天喜地為王熙鳳祝賀生日。在這熱鬧極了的一天,寶玉大清早卻一身素服,私祭金釧。

能看到熱鬧,也能看到悲傷,才算讀懂了《紅樓夢》

另一面,王熙鳳等眾人正在一處看戲吃酒,開懷取樂,賈璉卻與鮑二家的私通。鳳姐悄悄來到窗前,聽那婦人向賈璉說道:“多早晚你那閻王老婆死了就好了”。鳳姐聽了此話,“氣的渾身亂戰”,踢開門,“也不容分說,抓著鮑二家的撕打一頓”。而賈璉藉著酒力,竟然從牆上撥出劍來,要殺鳳姐。之後鮑二家的又羞又懼上吊自殺。在此,作者又一次把生與死置於一處。

能看到熱鬧,也能看到悲傷,才算讀懂了《紅樓夢》

另外第七十一回開篇即寫賈政回京與家人團聚,同事又值賈母八十大壽,可謂喜事連翩。賈母慶生,排場自是不同凡響,親戚朋友全都得來,“”送壽禮者便絡繹不絕眾人“恐筵宴排設不開”,便商量“榮寧兩處齊開筵宴”。

能看到熱鬧,也能看到悲傷,才算讀懂了《紅樓夢》

除了親戚朋友送禮外,皇帝亦有恩賜,“金玉如意一柄,綵緞四端,金玉環四個,帑銀五百兩”。歸為皇妃的元春又命太監送出“金壽星一尊,沉香拐一枝,伽南珠一串……”,許多皇親國戚及大小文武官員“莫不有禮”。到賈母生日那天“兩府中俱懸燈結彩,屏開鸞鳳,褥設芙蓉,笙簫鼓樂之音,通衢越巷”。

能看到熱鬧,也能看到悲傷,才算讀懂了《紅樓夢》

然而正是在這喜樂之中卻暗藏兇機,賈珍之妻尤氏見園門未關,彩燈未收,忙讓婆子去叫管班之人,誰知這婆子並未將這位“東府裡的奶奶”放在心上,不肯去傳,由是生了嫌隙。

能看到熱鬧,也能看到悲傷,才算讀懂了《紅樓夢》

尤氏擔憂道:“這早晚門還大開著,明燈亮燭,出入的人又雜,倘有不防的事,如何使得?”結果之後不久大觀園中就發生了繡春囊事件,最終導致檢抄大觀園,司棋、潘又安死於非命。生之樂和死之悲,在《紅樓夢》中的輪轉比襯是非常明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