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是黛玉錯了,探春與「蕉葉覆鹿」這個典故的關係不在字面上

我們前面已經說到,《紅樓夢》中起詩社時,探春給自己起的別名是“蕉下客”,黛玉便以“蕉葉覆鹿”的典故來挖苦探春是一頭鹿。這“蕉葉覆鹿”也《列子》中的“蕉鹿夢”和明代的《蕉鹿夢》雜劇均有關。

這回是黛玉錯了,探春與“蕉葉覆鹿”這個典故的關係不在字面上

《列子》中的“蕉鹿夢”講述樵夫打死了一頭鹿,並“覆之以蕉”藏起來。之後忘了藏鹿之處,便以為此事不過是一場夢。後來鹿被路人撿去,樵夫卻在晚上夢見了那個路人,最後雙方各得半隻鹿。《蕉鹿夢》的情節大體相似,不過結尾有所不同,樵夫找到了撿鹿的人,卻起了貪心,要其歸還兩隻鹿。《列子》表現了夢與現實的糾葛,而《蕉鹿夢》還藉此批判了人性中的貪財重利。

這回是黛玉錯了,探春與“蕉葉覆鹿”這個典故的關係不在字面上

這個故事和《紅樓夢》的主題卻有相近之處,它們都突出表現了現實與夢境的錯綜糾纏,真假難辨,表達了人生如夢的意味。王希廉曾說《紅樓夢》中最關鍵的兩個字便是“真假”二字,《紅樓夢》中最先出現的兩個人物是甄士隱和賈雨村,甄士隱諧音為“真事隱”,賈雨村為“假語存”,兩個人的名字已經告訴了我們一切。然而這個典故用在探春身上,這和她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回是黛玉錯了,探春與“蕉葉覆鹿”這個典故的關係不在字面上

《紅樓夢》描述了一個大家族衰敗的過程,繁華過後的消散,竭力追求的富貴榮華最後都成了過眼雲煙。《蕉鹿夢》中的樵夫貪財重利,追名逐利,也不過一場夢的功夫。《紅樓夢》與《蕉鹿夢》通過探春結合到了一起,通過探春爭競努力之後無奈離去的命運寫出了一場爭競終成空的無能為力。

這回是黛玉錯了,探春與“蕉葉覆鹿”這個典故的關係不在字面上

探春的性格其實有些矛盾,一方面,她似乎平和、高雅、淡泊。她第一次出場,作者便道: “文采精華,見之忘俗。”加之她又愛好書法,發起詩社,更讓人覺得這是個品性高雅,甚至有些清高的文人。

這回是黛玉錯了,探春與“蕉葉覆鹿”這個典故的關係不在字面上

但事實並非如此,探春還有另一面。她才自精明志自高,有志向,有主見,有抱負,她人生中最大的缺憾就是庶出。她雖然是個主子,卻好像要比別的主子低一頭,這對要強的探春來說是最大的痛苦。她不想被別人看不起,因此事事都努力做好,最終成了一朵美麗但扎手的玫瑰花。

這回是黛玉錯了,探春與“蕉葉覆鹿”這個典故的關係不在字面上

探春理家時,對家中的情況深感憂心。她精明能幹,有膽有識,努力為這個大家族興利除弊,進行改革,以盡力維護這個大家族的興盛,扭轉這個家族衰敗的命運。然而她還是失敗了, “抄檢大觀園”便是她失敗的標誌,也開始讓她意識到家族的衰敗不是她所能阻止的。最終,探春遠嫁,一場爭競終成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