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文明花開結碩果 城廂區實現省級文明城區「四連冠」

莆田:文明花開結碩果 城廂區實現省級文明城區“四連冠”

城廂區表彰2017年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

莆田:文明花開結碩果 城廂區實現省級文明城區“四連冠”

志願者進山村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前不久,福建省2015一2017年度省級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名單公佈,城廂區榜上有名,獲得省級文明城區榮譽稱號。至此,該區連續四屆獲此殊榮,實現省級文明城區“四連冠”。 讓城市更文明、讓生活更美好,自城廂區吹響了爭創全省文明城區的號角,該區著力豐富創建內涵,努力提高創建水平,助推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區上下主動融入,自覺參與,形成合力,處處彰顯文明氣息。

改善人居環境

近日,城廂區延壽路南伸工程(天妃路—南園路段)3號橋完成路面瀝青鋪設,實現全線通車。延壽路沿線分佈著數十個住宅小區,是莆田市東部城區主要通道。此前該路南段只修到天妃路交叉口處,是一段“斷頭路”。隨著該路的打通直接拉近了城東與城南片區的距離,方便了市民出行。

圍繞“北擴城區、南拓新區、東改舊區、西建景區”的建設思路,城廂區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功能配套,改善人居環境。

以城市管理優化、基礎設施功能完善提升城市形象,紮實開展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等專項整治工作,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7個,拉網式整治開放式小區148個,治理筱塘街等背街小巷9條;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公廁132座、公共停車場13處、停車泊位10000多個。隨著一項項基礎設施建設,城區功能更加完善,居民生活更為宜居。

夏日的傍晚,東圳綠道迎來大批散步的市民。住在附近泗華村的村民說,過去這條路是土坯路,雨天泥濘不堪,晴天滿腳沾土,現在成了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漫步其中,沿途傾聽東圳水渠溪水潺潺,沿路欣賞美麗的自然景觀,好不愜意。

東圳綠道起點在龍橋街道老葉樹自然村,終點位於東圳水庫水電站,全長3777米。該工程連接起莆田市第一條綠道——鳳凰山沿渠景觀帶,又與延壽綠道相連,可通往綬溪公園。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城廂區投入3億元,實施園林綠化項目36個,新增城市公園3個,建成北渠綠道二期、延壽綠道、東圳綠道等3個河道景觀工程。投入2億多元用於城區環衛作業專項經費;投資3000多萬元改造提升老舊小區和開放式小區……這些惠民工程項目的實施,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

近年來,城廂區面貌在不斷改善提升。加快城區“一溪兩岸”開發,大力實施“城區西拓南進”戰略,高標準規劃和開發建設城西南新區,三年累計實施城建項目172個,完成投資69.3億元。以城區主道路建設拉開城區框架,實施市政道路“346提升工程”,開工建設洋西、莆田西、泗華濱溪等3個片區周邊配套道路和濱溪北路、濱江北路、南站路等多條城市主次幹道。

致力改善生態環境,是該區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助推省級文明城區創建的另一項重點。在創建過程中,該區新增城鎮綠地面積8630畝,森林覆蓋率達74.1%,居全市首位。全面推行河長負責制,全區72條336.88公里中小河流都設有“河長”。全面開展清淤專項整治,投資2300多萬元對全區33條60公里河道進行全面清淤。完成城區龍橋、下磨溪等6大片區汙水源普查,全面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河道水質及沿岸環境有效改善。

提升管理水平

城廂區位於中心城區,環境衛生狀況直接影響莆田市的整體形象。

在創建過程中,該區十分注重環境衛生整治,實行拉網式整治開放式小區,地毯式清理戶外野廣告,來提升環衛作業整體水平。

烈日炎炎,保潔員騎著小巧的快速保潔車穿行在人行道、摩托車及電動車道上,看到落葉、紙屑、菸頭等,他們便停車,掀開車後箱,拿出掃把、夾子、畚斗等工具,清理路面垃圾。這是日前,記者在荔城大道看到的一幕。

去年6月底,城廂區首家採購50部快速保潔車投入使用,目前全區每個街道均已增配快速保潔車。每個街道都成立了快速保潔隊伍和果皮箱專職擦洗隊伍,增加城區主次幹道和繁華路段的生活垃圾的定時定點收集清運次數,同時針對實際情況開展夜間保潔,實現環衛精細化。該區還與中國移動公司簽訂智慧環衛建設管理合同,向街道環衛工人發放便攜終端,逐步實現環衛作業智慧化。

交通秩序整治是另一個著力點。該區創新交通管理勤務模式,打造一體化聯勤工作方法,通過網格化布警,座標式定位,扁平化指揮,形成對交通路口、主幹道、商業大街、重點單位的全時段、全覆蓋管控。同時,打造公眾舉報交通違法平臺,運用微信手段,實現公眾參與對交通違法的監察、舉報,城區交通秩序明顯好轉,行人車輛出行文明有序。

市容市貌關係一個城市的形象。在市容市貌大整治中,該區搭建“數字城管”平臺,推進城管執法中隊下放街道,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實施中心城區空中線纜亂拉掛清理整治方案和佔道整治“百日行動”,重點開展整治臨街店面攤外攤店外店、佔道擺攤設點及亂堆放物料等違法行為。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採取錯時上下班、延長上班時間、在重要節點定人定崗等方式,做到城市管理全時段、全路段、全方位覆蓋。

構建和諧體系

日前,城廂區首個家訓家風教育基地在華亭鎮后角村回鄉臺胞林念生家中揭牌。80歲的林念生10年前從臺灣高校退休後被莆田學院聘為教授,還兼任廈門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客座教授。他在家裡常年開辦暑期免費學堂,義務為農村兒童教學。除了設立家風家訓教育基地外,該區還建設東圳移民精神展示館、閩中游擊區革命紀念館,加強教育引導,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文明素養,為全區黨員幹部和群眾傳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此外,在東海大浦村、萬達金街、龍橋街道太平社區分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主題街道、主題社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移風易俗工作也事關文明形象。該區著力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移風易俗樹新風”等系列主題活動,實行黨員幹部和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在全區評選表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先進典型;發揮民營企業家示範引領作用,帶頭捐資助學、摒棄陋習、樹立新風。

為了營造平安氛圍,該區深化“平安城廂”建設,建成“警用視頻小區”734個,安裝視頻監控探頭11980個,織密監控“天網”。該區不斷推陳出新,探索多元調解全新模式,培育網上大調解、勞動關係“1+N”調處、異地商會調處等品牌,構築了美麗莆田、平安城廂的和諧“密碼”。

“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市民關心的熱點、焦點出發,辦好民生實事,讓群眾切身體會到文明創建帶來的獲得感。”城廂區委文明辦主任許國清說。

在創建過程中,城廂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文明城市創建融入“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行動實踐中,爭取以更加優異的成績,鞏固莆田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成果,為打造人文宜居新城廂、建設美麗莆田先行區而努力奮鬥。(湄洲日報記者 黃凌燕 通訊員 陳峰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