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中鲜为人知的战术心理角逐

后汉是乱世,英雄辈出的时代,亦是战略,战术大师角逐的时代。三国时期,各势力都不乏智慧超群的军师。他们用自己睿智的头脑、缜密的思维决定着一场又一场生死大战的走向。今天小编就同大家一起回到那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时代,共同研习三国智者为我们带来的智慧盛宴。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三国中最具战略眼光的两位战术大师:诸葛亮和司马懿。西城之战,也就是“空城计”便是由这两位顶级大脑为我们带来的。

“空城计”中鲜为人知的战术心理角逐

空城计乃诸葛武侯情不得已之下所用。当时街亭失守,如继续进攻,恐要全军覆没。街亭粮道已被司马懿截断,退路被封,退走已是难事。正面战场大军已进发,使得诸葛亮成为孤军,坐守城中。另一面,司马懿刚打败马谡,急速进兵,使得诸葛亮措手不及。敌军即将攻至城下,或逃或战都是死。

“空城计”中鲜为人知的战术心理角逐

对于诸葛亮来说,他所承受的不止精神上的压力,还有身体上的负荷。众所周知,诸葛丞相自领相位以来,事无巨细,凡一斛以上者事必亲躬。可想而知在如此情境之下,他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得知街亭失守后,诸葛立刻做出军事安排,身边已无有兵将可以调动,他深知这时出逃与坚守终将被司马懿所擒。但他对司马懿的了解又非常之深。司马懿老谋深算,狡黠深险,谨慎多疑,遂心生一计。

诸葛亮命人将城门大开,用老兵打扫城门是以空城一座。吩咐众人偃旗息鼓,城中不可举火。自己身披鹤氅,登城抚琴,故作镇定。且城上只有两仆一主一琴一炉香,静待司马大军到来。

“空城计”中鲜为人知的战术心理角逐

另一面,司马懿破街亭之后,马不停蹄飞奔西城。智者相见略同,他与诸葛亮都知道西城虽小却是屯粮之所,乃是战备补给之要地,只是事先并不知诸葛亮在城中,亦不知有多少兵马。他率领大军来到城下,见城门大开,不见旗鼓,当下大疑(这是几个意思?)。我们说到诸葛亮了解司马懿,反之司马都督又何尝不对自己的老对手诸葛亮日息研究呢?他曾对儿子说过:“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弄险,若吾用兵遁秦岭取子午谷此时取长安久已”,今见此状岂能不疑。又见孔明登城抚琴,琴音音准色清,结合对诸葛亮的了解,当下断定城中必有伏兵,遂传令三军倒退三十里。空城计便由此而来。

“空城计”中鲜为人知的战术心理角逐

空城计成就了诸葛亮三国第一智者的地位,也把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小编认为,此计之所以能成功原因有三。一是诸葛亮准确的判断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司马懿性格使然,谨慎多疑,三是由于司马懿对双方的军事态势了解不深,错误的判断了诸葛亮的军事思维。

“空城计”中鲜为人知的战术心理角逐

讲到这里很多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当下最流行也是最多的一种说法是司马懿养寇自重,担心灭掉诸葛亮后自身也就不保了。其实这些大部分都是电视剧中的情节,编剧为了博眼球而意淫的一种手法说辞。小编这么讲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好,那我们共同分析一下。

第一,司马懿当时并不知诸葛亮在西城,亦不知道城中有多少兵马,他本意是奔着粮食补给去的。

第二,源于当时魏国的时代背景,曹睿身体如日中天,魏国君权集中,满朝文臣武将一心向魏,别无二心。司马懿不可能也不敢有此想法。

“空城计”中鲜为人知的战术心理角逐

第三,诸葛亮一出祁山之时,司马懿致士在家。当他听闻西蜀入寇,驸马夏侯楙任都督抵御诸葛亮之时,忘记了魏帝曹睿如何对他不公。情急之下提笔疾书向魏帝写书奏陈,二儿子司马昭一语中的,“父亲,现如今你乃一介布衣,写奏章又有何用?”司马懿叹曰:“若如此我大魏休矣”,可见司马当时一心向魏并无无丝毫叛逆之心。综上所说,司马懿若知道那是座空城,他会毫不犹豫擒拿诸葛亮,早日完成先帝的托孤之情。

文不加点一孔章,历史长河论短长。你我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探讨点赞,我是云羽轩,我们下期再见。

上期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