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艇爲什麼不直接打驅逐艦而是轉身逃跑呢?

二戰的時候,魚雷是沒有制導的——潛艇如果做得到的話絕對會浮起來發射魚雷,這樣更容易算攻擊數據。

潛水艇為什麼不直接打驅逐艦而是轉身逃跑呢?

大家都知道,潛艇是依靠對艇內下層的水倉注水排水來改變上浮下潛,方向舵調整行動狀態,但是,你得考慮一件事,水的密度更高,行動阻力也小不到什麼地方去。加上潛水模式下,潛艇的行動基本上靠電機,基本上就是慢動作狀態,不好好藏起來還想莽一波?打都打不到對手好不好?,再說,由於重心和動力問題,潛艇下潛時候的俯仰程度高於某個數值,就可能面臨失控狀態,不想菊花向下直接沉底就只能老老實實的穩著,而垂直狀態下速度基本等於零,舵面淪為裝飾,稍微偏一點都要玩很久的花活,誰會那麼做?

潛水艇為什麼不直接打驅逐艦而是轉身逃跑呢?

接下來,魚雷是個很重的玩意兒——二戰期間通過壓縮空氣彈出去的直航魚雷如果能夠在艦首向上依舊能夠發射出去,那已經是信仰的問題而不是技術的問題了——垂直向上劃去。

潛水艇為什麼不直接打驅逐艦而是轉身逃跑呢?

再說回來,二戰期間潛艇在正面接觸的時候,數量遠小於防守的護衛艦的數量,它們是殺手不是雜魚,沒有數量優勢,而且潛艇水下速度慢,跑不過護衛艦,雙方的防禦都是紙防,被對方打中基本上完蛋大吉,所以只能躲起來,而那些基本上靠信仰保證命中率的直航魚雷是沒辦法打中高速目標的——所以刺殺完成就趕緊逃,不管有沒有打中,那不是需要注意的事。自己航行速度趕不上,武器裝備趕不上,數量也趕不上,開無雙也不是那麼玩的。各方面不如人的前提下,自然老老實實的藏起來,而不是迎上去給自己找不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