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一項舉措,讓唐朝讀書人大聲叫好,沿用至今

劉振環曾有一句詩言道:“陵前碑矗空無字,功比山高流水長。”想必我不說大家都知道此詩句寫的是誰。武則天是中國史上威名顯赫的女皇帝,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武則天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有人說她是一富於心機而又陰狠歹毒的女人,也有人認為他是獨立自強打破封建的偉大女性。不管在當代人心中她是何種形象,一個女人若是當了皇帝,在那些封建的後世史家文人眼裡都覺得很不得勁。

關於她的無字碑後世們也是議論紛紛,有人覺得她是為了給後人們留下給她評論與讚美的空間,也有人認為只是武則天這個女子太難猜透太難定位,無法用具體的言語來形容她,才留下了無字豐碑,但具體是什麼原因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就留給後人去猜想吧。

武則天一項舉措,讓唐朝讀書人大聲叫好,沿用至今

武則天的生平事蹟就足以證明她絕非是一位平凡女子。如果不是她具有政治家的眼光,擁有非一般的才能和實力,僅憑他一女兒身,又怎能在當時男權主導的背景下當上皇帝,甚至當政了幾十年。武則天的實力與智慧讓人不得不折服,那麼回到正題,她到底發明了什麼,使得至今仍被廣泛運用?答案是“密封卷”制度,

武則天一項舉措,讓唐朝讀書人大聲叫好,沿用至今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如果一個人治理天下整天東跑跑西走走的,不被政務煩死也被整日奔波累死了,所以這不現實。那麼就需要層層分配,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層管一層才能治理好天下,所以擁有一群有才能的下屬十分重要。但是究竟怎麼樣才能快速選拔人才呢?武則天創設了舉薦和"試官"制度,也就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才知道。”

對於被舉薦的人才,武則天不管學識,不論出身,都加以錄用。做的好的人任鳳閣舍人(相當於副宰相)、給事中等官職,做的不是十分出色的任員外郎、侍御史、補闕、拾遺、校書郎等官職。

武則天一項舉措,讓唐朝讀書人大聲叫好,沿用至今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不好的一面。很快,武皇手下官員匯聚眾多,其中難免有濫竽充數之人。另外,這種濫封官的現象引起了朝中大臣的各種不滿。武則天便換了個法子,改成“科舉”。

但是科舉制度也有弊端,負責錄考的官吏常常為了自己的一己之慾而抹殺有才能的人,給朝中填了不少庸人。為了體恤民心,武則天曾經親自監考貢生,果然發現了不少濫竽充數之人。《隋唐嘉話》中就曾記載“武后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節。判之糊名,自此始也。”(《隋唐嘉話》)也就是說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她下令為了必須統一用紙糊上生員考卷上的姓名,讓監考員按照實力評判不得徇私舞弊。

武則天一項舉措,讓唐朝讀書人大聲叫好,沿用至今

這也就是最早的密封考試,並且被沿用至今。雖說同樣是密封考試,現代的人有了更多的法子,並不是糊紙,而是寫編號、二維碼、條形碼這種人為無法辨別身份的方式。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更多的方式方法會被應用在密封考試中。

當然,在發展的並不只有反舞弊,舞弊也是與時俱進的,僅僅“密封”下姓名肯定是遠遠不夠的,但是要始終堅信公平公正一定能夠戰勝那些旁門左道,有一身真本事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