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無語,世間再無楊洪述

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

文字&攝影丨一木

拍攝楊洪述本不在計劃之列,但採訪中不斷聽人提他。

為了記錄天麻菌的情況,我們來到小草壩最大的菌種廠,楊洪述正是菌種廠的老闆,自然就攀談起來。

小草壩多霧,當老楊從霧裡向我走來時,活脫脫一個猛張飛的樣子。面龐紅裡透黑,印堂發亮,眉發怒張,身軀高壯。

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
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

央視都採訪過的的老楊,見慣大世面,完全不在意我的鏡頭。

高聲大氣,邊拍邊說,一句話入了我的耳: “我想,要是做好了菌種的事,小草壩的鄉親們就可以種出更純良的天麻了,昭通的天麻、中國的天麻就可以有更大發展空間了。”

多麼難得!就在這樣近乎原始的山林裡,讀書不多的老楊,為了研究天麻曾經傾家蕩產的老楊,最看重的不是個人利益,居然有著這樣一番家國大情懷。

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

老楊無不得意的樣子 : “我們家四代種天麻,天麻的事情,沒有我不曉得的。四代人加起來,已經種了一百多年天麻咯。”

見我專注,老楊索性轉向我 : “周鉉教教授在解放初期剛來小草壩時,就住在我老父親家。那時我年輕啊,天天跟著周教授往山林裡跑,學會了記錄數據,搞研究。我不站出來搞推廣,誰來搞嘛!早二十來年,還可以見到野生天麻,如今難了。種不出好天麻,上不了量,小草壩這名聲白得了!”

年復一年的餐風露宿,長期的熬夜,老楊的身體垮了,但成果也出來了。

天麻兩菌——蜜環菌、萌發菌實驗成功。

有了這兩大寶貝,從此麻農們就告別了有心種植、卻無收成的日子。

小草壩的天麻漸成規模。

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

跟著周教授學到了本事,老楊帶領幾百戶人家成立了合作社,建立了數據庫,帶富了一方鄉鄰。

中國天麻博物館裡有了他的照片,國務院總理、省委書記接見了他。

大會小會,先進經驗介紹自然少不了他。

這不,剛跟我們揮手道別,他轉身就上了車,說是要去昆明開會。

他是愈發忙了。

但是,短短不過數十日,我的採訪稿尚在整理中,卻突然傳來他去世的噩耗。

青山無語,世間再無楊洪述。

老楊,小草壩的大山大霧護佑你,天堂安好!

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
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

〖一木,原名楊鴻,湖南長沙人,湖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

第341期

出品單位

主管單位

中共昭通市委組織部

雲南省昭通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辦單位

法律顧問

雲南鶴原律師事務所孫健律師

[email protected]

【美麗昭通】

文藝作品展

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

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

就用天麻醒腦膠囊

現代高原植物藥·源自永孜堂

青山无语,世间再无杨洪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