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市老支書黃大發 一生一件事 絕壁鑿「天渠」 壯志凌山河


這位自稱“山區普通黨員”的黃大發,實在太不普通。

在貴州遵義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有一條“從天而降”的水渠。這條水渠從千米高的山澗上分出,然後一路翻山越嶺,橫跨三座大山、三道絕壁,途徑三個村、十餘個村民組,為團結村草王壩帶來了生命之源。

這條總長度達9400米的水渠,就是團結村原村支部書記黃大發帶領村民用雙手在大山絕壁間開鑿出來的。為了開鑿這條水渠,解決草王壩極度缺水之困,黃大發和村民們用了36年時間。

“草王壩人命不好,缺水缺得厲害。”雖然幾十年過去了,黃大發再次回憶起往事時,依然揪心萬分。被大山層層包圍的草王壩,沒有水源地,祖祖輩輩飽嘗無水之苦,“全村守著一口枯井過活,田裡只能種苞谷等耐旱作物,餬口也只有苞谷沙飯。”

1958年,黃大發被群眾推舉為草王壩生產大隊隊長。上任伊始,這位從小父母雙亡、當過長工、住過草窩、嚐盡人間疾苦又堅毅果敢的新隊長,立誓拔窮根,讓草王壩通水、通電、通路,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

“草王壩被大山圍在中間,通水比登天還難。”原遵義縣水利局局長黃著文說,在重重山嶺中修渠引水,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不通水,草王壩的貧窮面貌便永遠無法改變。”

20世紀60年代初,黃大發組織群眾開修水渠,想把距離草王壩7公里外的馬家河溝的水引過來。但在那個物資緊缺、技術落後的年代裡,村民毫無修渠經驗。測量靠豎起幾根竹竿用眼睛瞄,沒有水泥,溝壁直接糊上黃泥巴。水渠還沒有修好,洪水就來了,草王壩人的心和溝渠一起被衝得七零八落。前前後後修補了十幾年,水就是進不了草王壩。

只有黃大發的心沒有被衝散,他知道,修渠引水是草王壩脫離貧困的唯一途徑,即使再難也要去實現,“沒有技術就去學技術,沒有資源就去要資源”。第一次修渠的失利,也讓黃大發意識到,人定勝天靠的不僅僅是熱情,還需要知識和技術。隨後,他開始自學水利知識。


1989年,54歲的黃大發,打聽到有去楓香水利站學習的機會,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之後的3年時間裡,他從零開始苦心鑽研水利知識。為了趕上進度,只有小學文化的黃大發經常學到深夜還不捨得去睡。陪伴他的,除了煤油燈,還有那內心深處堅不可破的修渠夢想。

楓香水利站學成歸來的黃大發,動員村民再次修渠。然而無論他怎麼說,飽嘗過失敗的村民,心就像大山一樣紋絲不動。 舅公楊春發就是其中之一,他指著黃大發說:“你要是能把水引過來,我手掌心裡煮飯給你吃。”

面對質疑,黃大發自信堅定:“這次不把水引進來,我的名字倒過來寫。為了水,我願意拿命去換。”他召開村民大會,反覆又耐心地講解修渠的可行性。他冒寒風跑鄉里跑縣裡,要資源要政策。他湊雞蛋湊黃豆湊蜂蜜,一點一滴累積修渠資金。

村民們終於被打動,熄滅已久的修渠夢想再次燃起來。 1992年的那個春天,會被草王壩永遠銘記。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黃大發帶領村民,撿拾初心,開啟了第二次修渠的征途。

那時的草王壩還沒有通電,只能用最簡陋的設備:炸藥、鋤頭、鋼釺、錘子和雙手;沒有通路,只能用馬駝用肩扛;沒有設備,遇到懸崖峭壁攔路,只能將人用繩子綁住腰,從山頂吊下來施工。就這樣,3年時間裡,黃大發和草王壩村民們,硬生生在大山絕壁間開鑿出一條總長9400米的“天外來渠”。

水渠竣工後,清水奔湧而至,草王壩翌年糧食產量由原來的6萬斤一躍增產至80萬斤,村民們的糧倉充實起來。

渠通了,水來了,草王壩也開始稻花香裡說豐年。然而黃大發並沒有歇下來,他繼續帶領村民拉電、修路、建學校。“我這一生就是做好工作,有一口氣就要幹一天,為人民奮鬥一輩子。”黃大發說。

如今,即使已經卸任村支書十多年,黃大發老人依然沒有停止腳步。“現在草王壩雖然荷包日漸鼓起來,但還沒有完全脫貧。沒有水,可以號召大家開山鑿石,但脫貧攻堅這座發展中的無形之山,如何開鑿,又該怎樣翻越?”這是黃大發思考的最多的事,也是和新的村幹部聊的最多的話。


談及未來,黃大發信心十足地說,根據測算,5年內將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村民可增收近5億元,屆時團結村將徹底告別貧窮落後,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