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匠自得:盧林

心匠自得:盧林

盧林,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瀋陽市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瀋陽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

心匠自得:盧林

心匠自得:盧林

心匠自得:盧林

“歲月匆匆嘆所思,蒼華漸染盡由之。學書試卷羞持贈,最憶髫年問字時。”這是書法家盧林寫的一首詩。盧林的書法,就像他的為人:寬厚、樸實、真誠、善良、堅毅、不慕浮華、不喜張揚。在盧林身上,深摯的感情主宰著通達的理性,內向的性情包孕著特有的頑強,腳踏實地的進取常依憑著悠悠的文化情懷,而雄厚的張力又蓄積在強大的凝聚力中。

心匠自得:盧林

心匠自得:盧林

在書法藝術的表現功力上,盧林追求在書寫技藝上的創新,並且已經能夠達到精湛的造詣,同時值得我們注意的還有他在字體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藝術弘揚原創,在盧林身上體現得尤為充分,而且是藝術創新的踐行者。他長期的藝術實踐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弘揚原創精神的過程。盧林的書法,涉獵篆、隸、楷、行、草諸體,又以行草為主。盧林書法的原創性表現在以下二個方面:一是與古人不同。從行草書來講,看不出盧林的書法是哪家哪派,但其中又蘊藏著古人的東西,比如懷素的線質力度,王鐸的節奏態勢,黃山谷的筆貫勢連、張旭的隨機生髮、徐渭的縱橫奔放,在盧林的書法作品中都有所體現。盧林的書法在筆法、結構、佈局各方面,都有突破。在筆法上,書法輕盈秀麗,當然運指處較多,但同時加強了腕力的作用;又巧妙地運用藏鋒和中鋒,寫出所謂“蠶頭燕尾”的筆畫特徵,以顯示出能透過紙背的強勁筆力。筆法上的又一特徵是橫豎輕重緩急,使每個字都具有厚度。

心匠自得:盧林

心匠自得:盧林

在結構上,字形呈微側之勢,字與字相連,以表現靈巧瀟灑的風姿。這種行間行氣的上下相連,在書寫時有一種心手雙暢的精神通達。從盧林的書法中,分明可以感到寫行草書是一種生命的投射。行草書因為有筆法使轉,減損筆畫、行間互涉、欹正藏露等要求,將書寫中的用筆輕重緩急和墨法乾溼濃淡等藝術性發揮到極致,因此,需要相當的內在功力和掌控能力並使得書法創作的生命呈噴發狀態,才能出神入化。盧林的書法有一種“倔勁”在其中,其字似乎總是倔拗著,可見書法創作與盧林的內在稟性相關。正如孫過庭《書譜》所說:“質直老則徑侹不遒;剛勁者又掘強無潤;矜斂者弊於拘束;脫易者失於規矩;溫柔者傷於軟緩,躁勇者過於剽迫;狐疑者溺於滯澀;遲重者終於蹇鈍,輕瑣者染於俗吏。斯皆獨行之士,偏玩所乖。”這可謂內在修為與外在線條有一種“異形同構”的聯繫。這導致了盧林雜取多家而行書自成一體。二是與今人不同。當代寫行草的不乏名家、大家,盧林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其書法藝術表現的原創性,與當代中青年的書作也拉開了距離。當代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曾經這樣說過:藝術家以心靈映射萬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鳶飛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這靈境就是構成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意境”。從盧林書法創作審美追求來看,可以發現他對中國傳統書法的意境美學的理解是非常透徹的,把握的很好,他已經較為自覺地從“心匠自得”(米芾語)的高度上來創造藝術意境。衝散祥和的結體,綿裡藏針的線條,開合隨意的章法,文質彬彬的書格構成了盧林書法藝術特點。盧林的書法有著一種以柔克剛,上善若水的境界追求。盧林書法正是由於在意境的創造中達到了精妙的境界,才具有舒展恣肆、縱橫有象,波磔怪奇、妙趣疊生的書法來。王國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雖然書法與詩詞具有不同的藝術特性,但是從中國美學的範疇來看,兩者在藝術意境的創作上確實具有很多共通性。

心匠自得:盧林

心匠自得:盧林

盧林的書法還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自己作詩自己創作書法,真正體現了楊雄《問神卷》中所說的“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言”為“心聲”“書”為“心畫”是中國傳統美學中對文化藝術創作的本質最為精煉的概括。楊雄這段話最為深刻的意義還在於,他提倡一種宏大、深邃、巨麗之美。他說:“形之美者,不可混於世俗之目;辭之衍者,不可齊人庸人之聽。”(《解難》)。我們在盧林的書法中,看到了這種追求。盧林潛心向學,儘量保持不為事所累,不為利所役的超然心態,排除種種誘惑和干擾,做了不少詩。他之所以做詩是在追求一種文氣,把自己的書法帶入一種高超雅逸的審美情境之中。詩意境界之美是盧林追求的重要品位之一。他的書法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關注,喜愛,與他縝於詩而又發乎其書藝境界,書法作品通幅瀰漫著書卷氣息和詩意境界。所以,在盧林身上,既有藝術家的修養和氣質,又有詩人的雅逸境界。

心匠自得:盧林

心匠自得:盧林

程義偉,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美術研究中心主任。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瀋陽書畫院簽約畫家。曾著《瀋陽當代美術史》《遼寧當代美術史》《韋爾申油畫創作研究》《遼海文化鏡像——遼寧當代文學美術研究》《遼寧文化藝術形態與精神重構——以宋惠民、韋爾申、白國文為例》《周衛油畫創作研究》《黑土畫魂——白國文的藝術與人生》《張建新梅花藝術研究》《李連志藝術創作研究》等。

心匠自得:盧林


東道網絡——東道文化藝術:有態度的文化推廣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