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稻盛和夫:不敢去做「不可能」的事,就不可能成大事

「思想」稻盛和夫:不敢去做“不可能”的事,就不可能成大事

「思想」稻盛和夫:不敢去做“不可能”的事,就不可能成大事

縱使是自不量力的夢想,還是在胸中牢牢立下“高目標”,並向同

仁展示這個目標,共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不去想,不認真思考,就什麼都實現不了。

無論對工作,還是對人生而言,這都是鐵則

——稻盛和夫

1

不挑戰立高目標

持續地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京瓷創業時只有28個人,但從企業十分弱小的時候起,我就不斷向員工們訴說:首先我們要成為原町街第一!成為原町街第一之後,就要成為中京區第一!成為中京區第一之後,還要成為京都市第一!成為京都市第一之後,再成為日本國第一!成為日本國第一之後,最終要成為全世界第一!

當時說這樣的話似乎是不自量力、遠離常識

但與此相應,從公司創立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夜以繼日,持續地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用馬拉松做比方的話,就是不考慮自己的體力,始終用衝刺的勁頭全速奔跑,真是廢寢忘食,超越了人的極限。

於是,員工中就有牢騷:“照這樣拼命,身體能吃得消嗎”、“這麼高速奔跑,長時期的經營能堅持下去嗎?”大家都抱有這種疑問。

我對員工們這麼說:

打個比方,日本的經營競賽、企業馬拉松比賽,京瓷是後來加入的。

比賽從1945年8月15日戰爭結束時開始,大家一齊起跑。京瓷創建於1959年,就是晚了14年。把14年假設成距離的話,就是先頭團隊已跑出了14公里,這時京瓷才開始起跑。馬拉松要跑完42.195公里,已經拉開了14公里的差距,何況我們又不是一流的專業選手,如果按普通速度去跑,根本不可能取勝。

那樣經營企業就沒有意義,既然如此,不如一上場就全力疾馳

2

全速跑馬拉松

並非不可能

從創業時講這番話開始,不過十餘年,京瓷就在大阪證券交易所二部成功上市。

二部上市意味著京瓷以迅猛之勢追上了跑在前面14公里的第二團隊,將它納入視野,並跑進了這個團隊。

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

那夜,在滋賀縣京瓷工廠的廣場上,全員集合,用松樹圓木紮成高臺,燃起篝火。當時員工的規模已有數百人。

我以篝火作背景,就二部上市意味著什麼,對大家講了下面一段話:

感謝大家至今為止的辛苦勞動。從公司創立開始,大家就拼命工作。從旁人看來"像拉車馬那樣快速奔跑,不可能持久",但我們卻一直以全速在跑馬拉松

或許正如大家所說:"這麼拼命太過分了,這樣工作太辛苦了!"確實,我們可能超出了自身體力的界限,但在奔跑過程中,我們明白了我們可以用這個速度跑;同時我們還明白了先跑的選手們速度並不快。

而且全力奔跑的結果,我們已經追上了先跑了14公里的第二團隊。全速奔馳跑馬拉松是可以的!跑到這裡,下一個目標,就是前面的第一團隊,東京證券一部上市公司,讓我們追上那個先頭團隊吧!

我這樣激勵大家。接著我們繼續全速奔跑,在二部上市後的第三年,京瓷就跑進了“東證一部”,並且在第二年,股票超越索尼,雄踞日本股價第一。而不久以後,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雖然有人說,全速奔馳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是,自創業以來,在經營這個賽場上,我們卻一直在全速奔馳,跑到了今天

「思想」稻盛和夫:不敢去做“不可能”的事,就不可能成大事

3

只靠常識行事

不可能成大事

人們認為“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用人們認為“絕對不可能的方法”做成了,這才有了今天的京瓷、KDDI。

如果只靠常識範圍內的風格行事,絕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就是說,即使人們用常識思考認為“絕不可能、根本做不了的事”,也要果斷挑戰,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每天充滿鬥志,不斷鑽研創新,全身心投入。經營者絕對需要這種戰鬥直到勝利為止的、不屈的“鬥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