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里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應該是源於心中的愧疚吧。個人認為,動漫裡于禁的形象還算合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攻樊城,于禁與龐德一起救援曹仁,此時大雨連綿,漢水暴漲,七軍都被大水淹沒。于禁和眾將登高坡望水,沒有可以迴避的地方,關羽乘船攻打于禁等人,于禁隨即投降,被關押在荊州江陵。

龐德大罵關羽而寧死不降,龐德向關羽說:“豎子,什麼叫投降!魏王率領雄兵百萬,威振天下。你們的劉備只是庸才而已,豈能敵魏王啊!我寧肯做國家的鬼,也不當賊人的將!”逐為關羽處斬。曹操得知後,哀嘆良久,說:“于禁跟從我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後曹丕即位,孫權稱臣。黃初二年(221年),孫權遣于禁回魏國。于禁回魏後,卻遭受其他人的嘲笑。當時于禁的鬍鬚和頭髮都雪白了,臉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對於禁表示安慰,任命他為安遠將軍。于禁拜謁曹操的陵墓時,曹丕卻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到後,便因為覺得丟臉而羞愧,不久得病死去,諡號厲侯。

《鎮魂街》之中

我想,在臨死時,于禁想的定是——倘若再有一次機會,定誓死為曹家赴湯蹈火。

不能夠能像龐德一樣,為大魏戰死沙場,從而在遺憾之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幸,死後,他有了機會,新的主公,曹家後人——曹焱兵。

面對這個尚且年幼的主公,他明白,這是償還所欠債的最後機會。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末將於禁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願為曹家世代赴湯蹈火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于禁領命

所以到最後,他選擇用生命來作祭奠,打開十閻羅剎的封印。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罪將於禁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恭迎我大魏守護之力

在裡面他用了“罪將”。

自己終究是罪人,投降給敵軍,辜負了曹家。

是啊,如果當初自己能夠堅守住心中的道,或許,自己也會是這“大魏守護之力”的一員吧。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必成大器

在最後,他說——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我于禁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已經無法在戰鬥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懇請將軍們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保護這大魏的火苗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我于禁

三國演義中,于禁是個叛主的人,怎麼在動漫裡卻是個忠貞的形象?

沒有遺憾了

“諸位將軍,我追隨主公這些年,也見證了少主的成長。文則愚鈍,始終以為,少主僅乃一介凡夫,但僅憑一身血肉,少主也展現出了梟雄之相,將來必成大氣。我于禁已經無法在戰鬥,懇請將軍們,保護這大魏的火苗。我于禁,沒有遺憾了”

對他來說或許這樣的結局,是一種解脫,還清了債,再也不用揹負著罪名活著。

我于禁,去也。

其實無需追求最終的結局如何,又或者說真正的歷史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