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琴不注重這些問題,一天練24小時也白費!

眾所周知,練琴需要花上大量的時間,但是為什麼有的人每天練七八小時卻都沒什麼效果呢?其實很有可能是練琴的方法出了問題。

實際上,如果你掌握了科學的練琴方法,就可以每天用很少時間,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練琴不注重這些問題,一天練24小時也白費!

根據經驗,在一天練琴的過程中,可以主要分為基本功與曲子練習兩個方面。

基本功

初學者由於學琴時間還比較短,可能還涉及不到一些較複雜的曲子和技巧。那麼練琴的重點就是要注意基本功、手型等基礎的技巧上了。

無論你是初級學員還是鋼琴專業,哈農都是很重要的練習。有些人覺得哈農和我們彈的曲子沒有直接關聯,而且枯燥無味。

但實際上,哈農和我們彈的曲子是密切相關的,甚至比曲子更重要。哈農就像手指的長跑鍛鍊,跑的久了,速度和駕馭力就強了。

因此,初學者應保證每天的練習時間與練習效率,這是鋼琴後續學習的保證。

曲子的練習

初學鋼琴的時候,由於曲子較短,孩子練琴很容易彈熟,便以為自己沒有什麼可練了。

其實往往忽視了最重要的:

1、手型

2、節奏

3、音準

所以建議初學者要多慢練,不要快。要注意音準、節奏、手型等技巧。

練琴不注重這些問題,一天練24小時也白費!

另外初學者如果覺得練習曲有難度,也可以彈些再簡單些的手指練習,但要注意,每個手指要平均對待,左右手要平均對待。

另外,為了訓練學生的音樂流暢性,短小的曲子如果有地方彈錯,要主攻容易出錯的地方,不必全曲重彈。

而對於中級和高級的學琴者,主要在於技巧和音樂理解的提高上。那麼,練習就更要注重效率,否則沒有效率的彈琴就幾乎等同於沒有彈琴。

01 手型問題

這是初學者最關注的問題,其實當你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就不要再拘泥於手型,而且也不可能有一成不變的手型,手型總是隨著音型在變化的。

而且對於不同的學習者各人的手指狀況不一樣,也不可能有統一的手型。

練琴不注重這些問題,一天練24小時也白費!

總之放鬆、自然,能支撐手臂的手型就是好的。對初學者提供一些具體標準:

1、用指尖彈奏,指尖支撐住手臂重量;

2、手掌在用手指尖演奏的前提下,儘量自然舒展;

3、手腕平,使臂上的力量能暢通的傳遞到指尖上,手腕低會阻斷這種傳遞,致使手指沒有重量可支撐,手腕太高會影響手指的活動能力;

4、手掌在鍵盤上的位置是正的,也就是手指生長的方向和琴鍵應該平行,手指觸鍵的方向應該和琴鍵表面垂直或接近垂直。當然演奏過程中會有所變化,但至少放下去的時候應該保持這種形狀。

5、肘部稍往外蕩,不要夾住身體,這點可從手背上看出來。肘部太夾或太往外,整個手背面就會歪。

6、坐姿,坐於琴凳一半處,兩腳放於鋼琴左右踏板旁,雙腳也要支撐一部分身體重量。

02 五小節糾錯法

假如曲子有地方老是彈錯,那麼一定是出了問題,就不要在把曲子從頭彈到尾不中斷的練。

假如,曲子中有個小節老是出錯。

第一步:先把這小節單獨的拿出來練熟。(一小節);

第二步:接上前一小節和本小節再練熟(二小節);

第三步:在把第二步接上後一小節練習(三小節);

第四步:在將第三步分別向前向後再延伸兩小節(四、五小節)。

練琴不注重這些問題,一天練24小時也白費!

03 專項練習中找技巧

假如遇到技術難點不能攻破,比如八度等,那麼只需把哈農找出來,在哈農後半部分的專項練習中找到你相應技巧的那一條,堅持練上幾星期。比起你在曲子中去練習這些難點要有用的多。

04 情感、表現力的突破

假如出現的是情感、表現力方面的問題,這個要比上兩個問題更加複雜一些。另外還需自己多切身體會,必要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