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倭寇都是日本人嗎?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都是海禁惹的禍

原文標題:《明朝倭寇都是日本人嗎?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都是海禁惹的禍》

什麼是倭寇?其實就是強盜,這樣一個群體侵擾了中國多個朝代,這是讓每個中國人都會厭惡的兩個字。而且中國人對倭寇的印象也是很深刻:一把東洋刀,一嘴鬼子話。乃至抗戰時期,人們仍將日軍的種種行徑與古代倭寇侵擾沿海相聯繫。

明朝倭寇都是日本人嗎?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都是海禁惹的禍

不少人都認為,倭寇是打東洋來的海盜,燒殺劫掠。在很多影視作品裡,他們被描述成心狠手辣的人物。“倭寇”到底是什麼人構成的,是誰在組織?究竟有沒有人做更為深入的研究,來還原“倭寇”呢?前兩年有本書叫做《倭寇:海上歷史》,顛覆了大部分人對倭寇的印象,書中說明朝年間氾濫的“倭寇”其實不少都是中國人。

明朝倭寇都是日本人嗎?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都是海禁惹的禍

這個說法可信嗎?首先作者的研究態度是十分嚴謹的。他將史料記載的十四、十五、十六世紀的倭寇首先進行了歸類,然後按照類別進行比較分析。史書記載,明代初年,倭寇來自於日本,人數也比較少,這些人主要是搶東西,很少有人打家劫舍,對明朝沿海造成的危害並不嚴重。

明朝倭寇都是日本人嗎?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都是海禁惹的禍

但是到了後來,明朝中期發佈的政令讓“倭寇”的成分複雜起來。明代中期的海禁,嚴格控制了船隻的大小,如果發現船隻違反禁令,按照大明律進行處置。這種做法十分嚴格,很多沿海世代以經商為生的人很難生存,畢竟沿海田地的質量差而且數量不多。海禁政策,嚴格限制了中國和日本、南洋等地的貿易往來,由於對船隻大小的限制,對國內海上貿易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明朝倭寇都是日本人嗎?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都是海禁惹的禍

很多大膽的商人就決定冒險走私。說自己是“倭寇”,讓日本人背黑鍋,成了當時走私犯比較流行的做法。現在看看當時“倭寇”比較猖獗的地方,集中在浙江和福建,這兩個地方的商船也最多,而其他離日本比較近的地方倭寇反而相對較少,如此看來,海禁政策促進了國內“假倭寇”的迅猛發展。

明朝倭寇都是日本人嗎?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都是海禁惹的禍

倭寇很厲害麼?答案是肯定的。熟悉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的官員的薪俸很少,但是還要養家餬口。於是官員和真假倭寇勾結並不少見。官員巡查的緊,真假倭寇就躲起來,查的松,這些人就急忙開始走私。能夠有官員私底下進行保護,倭寇的勢力逐步增強。真假倭寇們的追求,就是金錢。為了讓錢袋子鼓起來,他們必須爭取每次走私都能成功。所以他們選擇了武裝自己,真假倭寇們成了一支有武力的商隊,說白了他們成了海盜,能夠對抗官方的軍隊。打仗的武器大部分都是買來的。而且相對來說還比較先進。官員、軍隊、商人相互勾連,他們還達成一致,讓日本人“背鍋”。政府也不傻,你們敢做,官方就敢“剿”。

明朝倭寇都是日本人嗎?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都是海禁惹的禍

浙江巡撫在消滅倭寇的過程中,對海上交通進行了徹底的封鎖。進不來,出不去,是不是倭寇,打著看。這位浙江巡撫還拆大船,把往來船隻停靠的港口堵塞。沒有船,就沒有了倭寇。但是一貫走私的商人就沒了吃飯的營生。這些人也鋌而走險和官府對著幹。不讓我有活路,我們也不讓你們安生。歷史發展到此時,在對抗倭寇的過程中,官方實際是上在剿滅海上的叛軍。

明朝倭寇都是日本人嗎?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人,都是海禁惹的禍

後來倭寇越來越多,怎麼剿滅都不絕,這種情況要怪誰呢?如果從宏觀角度看來,還是明朝政府採取的經濟政策有問題。沒有從人們的生產生活實際來考慮,管得太嚴直接導致了自己海疆的不消停。所以,海禁一取消,倭寇就自動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