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從破爛王到大收藏家

馬未都:從破爛王到大收藏家

馬未都

在收藏界,提起馬未都,圈內人都尊其為大家。據馬未都說,他手上的大部分文物都是20世紀80年代在北京地攤上“撿”來的。原來,以前北京有很多半地下狀態的市場,馬未都經常出入如玉淵潭東門、北海北門、朝陽門等自發形成的古玩交易市場。

當時還有國營文物商店收購點,每天早晨沒開門,外地農民已推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舊瓷器在那裡等著,有時隊伍足足有一里長。馬未都回憶:“當時在國營文物商店內銷部買舊瓷器,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擱地上,任我挑,10元錢一個,現在這樣的碗在拍賣會怎麼也要三五萬吧。”

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是在1982年花1600元買的四扇鈞瓷掛屏。當時他剛成家,是用準備買彩電的錢買了這件寶貝。馬未都說:“這件東西對我後來的影響很大,它既是瓷器,又是傢俱。”後來,馬未都的家被小偷光顧了一回,等他回家一看,四扇鈞瓷掛屏都還在,心裡就踏實了。可見在當時,人們對於收藏毫無概念,馬未都捷足先登涉足這個行業。

1997年,馬未都創辦的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成立並開放,這展現了馬未都從事收藏的野心。說起自己傾心打造的博物館,馬未都表示:“我的館藏內容豐富,品種多、面積大,在私人博物館中我是最認真去做的,是不是第一,觀眾自有公論。”博物館內設瓷器館、傢俱館、油畫館、工藝館、影像館、門窗館和多功能廳,其中以古代傢俱的收藏為最大亮點。館內常年舉辦各類展覽及講座,開展鑑定和諮詢業務。展覽側重開放形式,強調人與歷史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

為收藏文物,馬未都一擲萬金,想要打造一個以博物館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博物館不但帶給主人精神愉悅,而且承擔著普及文物知識、豐富百姓生活、追尋失落傳統文化的社會責任。馬未都認為,文物是人類文明的座標,對文物的認知程度和對文化的重視程度標誌著一個民族發展的水平。

馬未都自謙最大的生存優勢是沒有家學、沒有淵源,因而也就沒有框框,這也是取得成功的一大秘訣。“撿漏”應該結合文物收藏的時代性客觀看待,不應該脫離上個世紀80年代的背景。

馬未都的收藏方式和收藏理念都有自己的標準。“買了還想買是收藏家,買了就想賣是投資者,收藏家與投資者實際上也就這點差距。”馬未都說:“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物質上的追求溫飽的趨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也是一種社會動力;第二重是趨名,希望心情愉悅,表現為精神上有所寄託;第三重是靈魂上的修行,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超脫。”有些人就將收藏藝術品當做一種修行,馬未都希望自己也能達到這種境界,至少要像豐子愷所說的處在坐二望三的“二樓半”。

收藏不僅靠財力、靠運氣,更靠眼力、靠知識,一個有文化底蘊的收藏家在收藏過程中,也會透露出其學養的光澤,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關於收藏,馬未都的觀點很獨特。他說:“收藏是一個話題,社會上天天會有,用以吸引百姓的眼球,挑動百姓的內心,但凡稍有心動就會解囊。” 而面對琳琅滿目的中國文物,大部分人會手足無措,這種滋味早期誰都會有,很正常,原因是文化對我們構成的誘惑太大。這種誘惑會長久纏繞。我們生長在這塊文化土壤中,不管你在意與否,都會受其營養滋潤,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強壯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