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像青苹果,家长应该把它变成红苹果

孩子上网好不好?

网络像青苹果,家长应该把它变成红苹果

我们常喜欢用“闭塞”来形容贫穷落后的原始社会或偏僻乡村,而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信息爆炸”等词来描述当今时代特征:知识及信息更新速度惊人。不是吗?由此,我忽然想到了一个故事《愚公移山》,这个古老的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为何如此动人心魄?除了主人公令人交口称赞的“撼山不止”“子子孙孙无穷尽”的世代拼搏的所谓‘愚公精神’,以及故事情节所表达的‘人定胜天’的美好愿望外,我想,恐怕更是其中蕴藏着从古到今人们世代追求的梦想吧!?——那就是与人相交,与世界相连,愚公移的不正是信息交流的障碍么?所以我说,愚公精神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搬掉了“山”,使信息交换、与世界、与他人交流往来变得更快捷更方便了!这也是我们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追求要达到的理想吧?——网络联结了全世界,使之成为“地球村”,这种资源共享,广泛便捷地交流。也正如愚公移山一般,只不过移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太行’‘王屋’二山,而是消弥了信息交流双方之间的“万水千山”啊!这是何等激动人心的梦想实现,而这样的成果,我们却对我们最珍爱的孩子们说;“抱歉!你(十八岁之前)不能分享(这个人类文明的巨大成果)。”哇,这是何等残暴的君主,又是何等愚昧如“智叟”的父母!

我想:水果好吃,人才吃吧?上网是快乐的,孩子才会要上吧!?生物学家、医学家和农林专家是能分析出水果中含有哪些成分,能满足人体本身的需要或与人内在生物机制相符合的,如“色、形、香、味”等等“口感”的。那我们的社会学家、心理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位家长朋友是否应当共同研究出“上网”中,是什么带给了我们的学生快乐,或者说,是什么对我们的青少年充满了无敌的诱惑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针对“网络”这个“好吃”的品种,不断改良,改进它的营养,甚至其基因,从而使其不仅无比好吃、香气迷人,而且更加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健康成长……

网络像青苹果,家长应该把它变成红苹果

有人说,孩子是因为无法与父母师长及同龄人之间进行正常的(现实中的)交流,才试图陷入虚拟世界中寻求情感的渲泄和心灵的抚慰;因为无法在现实中体验成功,只好到游戏中去实现梦想和寻找自我存在的证明……我想,这种观点是弱化了网络这个苹果的价值和对孩子的的意义,更曲解了孩子接触网络的初始动机,而把这解释为孩子上网热潮的唯一动力。“上网”绝不仅仅是孩子在虚拟世界里的一种空虚无助的寄托,或者是其人格缺陷者对世界的一种反叛,逃避现实中风雨的“安乐死”。这只不过是那些反对上网、无上网经验和良好上网记录的成年人以及对网络文化缺乏全面深入了解的人,试图禁绝、制止孩子远离网络的自我情结吧?!

这么说是因为事实如此:毛主席说过“凡事皆有两面性,不起好作用就起坏作用”。对于网络这个红苹果,也是这个道理:正如吃了不干净的(受病毒污染的)食物,不仅不能提供营养给我们的身躯,反而会让人闹肚子一样。缺乏正确引导的孩子们是很难感受到网络文化的真正韵味,也不能高效利用网络之便并从中汲取人类文明精华!所以我们是有义务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的。

毕竟,只能‘偷吃’的孩子是不幸的,而监管孩子的大人们不也很累吗!?为什么,我们不和孩子们一道努力,把网络这个沉淀了人类文明精华和汇集全球宝贵信息的“红苹果”洗净了,一起尽情地快乐地享用呢!?

是对孩子们自己孤立无援地‘偷’吃‘苹果’而言。如果有了我们这些足够智慧的成年人“保驾护航”,时时指导,并和其一起分担其成功与失败,分享上网带来的喜怒哀乐,这不是会成为增进我们和孩子沟通和理解的最好的渠道么?

网络像青苹果,家长应该把它变成红苹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