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攜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 科技助力野生動物犯罪預防

6月22日,百度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聯合發起的"DU AI 萬物"項目發佈會在北京舉行。雙方宣佈將依託各自優勢,探索互聯網科技在野生動物犯罪預防領域的應用,保護生物多樣性。

百度攜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 科技助力野生動物犯罪預防

近年來,野生動物犯罪的網絡化趨勢明顯,網絡黑產的猖獗成為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面臨的難題。互聯網平臺的參與,對於遏制有害信息和黑產交易、打造正向輿論環境顯然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與IFAW合作的"DU AI 萬物"品牌項目,是百度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第二期的落地成果。在未來,依託百度的網絡產品和技術(搜索、百科、貼吧、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以及IFAW在野生動物保護及犯罪預防方面的研究、技術、專家和宣傳渠道等資源,雙方將持續合作,共同開展線上線下活動,減少網絡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信息,傳播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政策法規、科學知識,探索互聯網科技在野生動物犯罪預防領域的應用,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

百度攜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 科技助力野生動物犯罪預防

用百度搜"象牙",搜索結果會提示相關政策法規,傳遞正向知識、理念

百度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於2017年3月正式開展,在過去一年中,通過外部聯合政府機構、NGO組織,內部聯合百度搜索、百度圖片、百度公益、貼吧、輸入法、百家號、AR等多個產品線,共同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上線了多種策略,屏蔽、清理有害信息,提高公眾意識。"特別是在廣告搜索結果中,除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展示屏蔽外,針對其他搜索、關注度很高的物種,不斷收集、彙總,擴充屏蔽詞庫。對於自然搜索結果,我們根據NGO組織提供的黑名單詞表,也在不斷進行相關有害信息的清理。"百度風控業務監察部總監劉苗苗在現場介紹。

目前,百度已清理黑產有害信息19.7萬條,關停貼吧33個,永久封禁用戶53個,處理通過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發佈的非法貿易信息2467條,累計屏蔽巡查的有害圖片近千張,清理百度搜索有害信息、違規信息、死鏈共計447條。

在今年與IFAW的合作中,百度百科、熊掌號等產品線也將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探索中,將分別通過知識科普、線上線下活動正向引導、正向內容輸出、目標用戶運營等多種方式,落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

"野生動植物犯罪已經成為全球最嚴重和最危險的國際性犯罪活動之一,而網絡野生動物犯罪對大象、犀牛、穿山甲、爬行類動物和鳥類等瀕危物種造成了嚴重威脅。打擊網絡野生動物犯罪,離不開強有力的立法和執法,也離不開互聯網企業的重視與規範。IFAW非常期待此次和百度的合作,希望雙方能夠通過 "DU AI 萬物"項目,共同讓網絡科技成為保護野生動物的盾牌。" IFAW中國辦公室野生動物犯罪預防項目高級官員馬晨玥說。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網民最重要的信息入口之一,百度此次與IFAW的合作,是互聯網科技與經驗在野生動物保護上的一次新嘗試,將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公益領域的應用提供經驗,為AI時代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帶來新的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