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一直想著長大,長大了,真的是這樣嗎?

成長就是把哭調成靜音的狀態

在朋友圈刷到一個段子:“小時候,喜歡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長大後才發現,大人並沒有什麼頭髮。”

可以說是很扎心了。

笑過之後,忽然就泛起了心酸。原來不知不覺間,我們都已經長這麼大了。

恍惚間,聽著安徒生童話入睡的夜晚就是昨晚。

小時候沒有微博、微信、抖音… 我們對外面的世界最大的渴望,就是每天守在電視機旁。

看部武俠劇,就做起了稱霸武林的夢,毛毯作披風,掃把當利劍,就連走路都帶著風。看起《還珠格格》,就幻想自己是流落民間的格格,閨蜜成了晴格格,暗戀對象當了福爾康,沒事就背幾句酸詩…

現在想想,又好笑,又心酸。

那時候的快樂,真的好簡單。

老師少佈置點作業,朋友請吃一包辣條,週末磨著爸媽去遊樂園…每天都能和喜歡的他見面,就開心得跟個二傻子一樣。

長大後越活越累,鮮少能有開心的事情了。所有都是淡淡的,像杯溫水一樣平淡。

吃到好吃的也就開心個倆小時,喝酒喝上頭就只能開心一晚上,但是再也沒有能過夜的快樂。

小時候,一直想著長大,長大了,真的是這樣嗎?

再也沒有兒時玩個泥巴都能蹲在路邊,興高采烈地玩到天黑,買到喜歡的玩具能躲在被子裡偷笑一整個月的狀態…

從前得到一塊糖,就想告訴全世界。

如今撿了錢,都只敢暗戳戳雀躍。

長大真的很沒意思 連快樂都裹著一層苦

小時候聽說長大了就不用寫作業了,再也沒有老師管,那時候腦子裡每天心心念唸的就是快點長大吧。

現在我後悔了,多希望時間停留在那個放學奮筆疾書趕著作業不想帶回家寫的時候。那時候的笑是真的開心,哭也是真的委屈…

哪像現在,傘都還沒做好,風雨就來了。

小時候的我們不曾想過,長大後的我們,會如此懷念,回不去的從前。

以前只是覺得《不想長大》單純好聽,現在聽來鼻頭一酸,原來,她們唱的是多少人的心聲…

有人說最害怕的就是突然聽懂了一首歌,但是最恐怖的就是忽然發現自己已是曲中人。

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小故事。

剛吃飯的時候旁邊坐了兩個女孩子,一直在抱怨工作繁重、老闆事逼、同事龜毛。快吃完的時候,其中一個人突然說:“你看,我們現在只會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人心煩,上學的時候,我們只會聊喜歡的人啊。”

長大真是一件挺討厭的事,生活開始被雞毛蒜皮的事填滿,每天忙著賺錢、忙著處理人際關係、忙著保證生活正常運轉…忙著,活下去。

能不出什麼差錯,就已是萬幸。

而快樂,卻像是一種奢求。

我們不敢再像從前那樣沒心沒肺,現在做什麼事情都開始三思而後行。就連想要笑,都只是小心翼翼勾動嘴角,生怕惹人厭。

過去,覺得熬夜是件很酷的事情

現在,熬一晚上夜,得要好幾天才緩得過來

過去,聽歌、看書、和朋友打電話

現在,習慣了躲在屏幕後看世界

過去,最怕去醫院打針,那痛感刻骨銘心

現在,最擔心的卻是醫保卡夠不夠付醫療費

以前,出去玩都會激動得睡不著覺

現在,出去玩都是心事重重、壓力倍滿

小時候,一直想著長大,長大了,真的是這樣嗎?

時間猝不及防,催促著我們褪去懵懂無知,披上成熟外衣,不給我們留一點喘息的餘地。

大雄和靜香結婚的前夜,靜香的爸爸對她說:“大雄真的很溫柔,是一個能因他人開心而開心,因他人悲傷而悲傷的人。”

小時候的我們不理解,有什麼這了不起的,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歷經歲月,長大成人後我們才明白,這有多珍貴和不易。

那些純粹無比的快樂,回不來了。

那個簡簡單單的自己,也回不來了。

《老靈魂》裡有一段臺詞:“我們似乎總會在某一年爆發性地長大,爆發性地覺悟,爆發性地知道某個真相。讓原本沒有什麼意義的時間的刻度,成了一道分界線。”

我們毫無防備地長大,開始努力戒掉一切不必要的依賴和玻璃心,學著一個人扛起所有的擔子。

可我們的笑容,也越來越少了。

越長大,越不敢依賴別人。

怕人心會變,怕承諾不兌現。

成長本身就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在不停失去和不斷得到中無限循環。

人生這條路是越走越窄的,身邊的人會越來越多,而重要的人卻越來越少。

小時候,一直想著長大,長大了,真的是這樣嗎?

從前遇到點什麼困難,或者邁不過去的坎,只需要坐在地上撒潑大哭一場,因為我們潛意識裡明白,終歸會有人來收場的。

可如今,哭得再傷心,還是要自己消化情緒。甚至於我們難過得要死的時候,還要擔心,會不會被別人覺得太矯情。

即使被打碎了牙,也要面帶微笑往肚子裡咽。就像是被人一腳踢進了戰場,槍林彈雨,我們卻赤身裸體。

大人這個詞,真的太殘忍了。

難過的時候,也可以露出八顆牙齒的假笑。

開心的時候,也可以面無表情、不動聲色。

小時候我們詞不達意 長大後我們言不由衷

這不是你

夢寐以求的長大嗎

小時候,一直想著長大,長大了,真的是這樣嗎?

你怎麼

愁眉不展呢

“ 長大真的很沒意思 連快樂都裹著一層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