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殉葬制度下,妃嬪們的各種死法

殉葬制度是古代人對人性的一種殘忍毀滅,據史書記載,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朝、漢初都有人殉的風俗,漢武帝、明英宗、康熙帝曾下令廢除過這個制度,但是廢了又現,殉葬仍屢見不鮮。

盤點:古代殉葬制度下,妃嬪們的各種死法

在那個示人為財產的時代,彷彿只有殉葬的人足夠多,才能夠彰顯墓主人的尊貴,在這種攀比之風下,帝王將相爭相找人殉葬,老百姓找不到人,雕個木偶也行。

殉葬並非一定是帝王的妃嬪,在商朝時候是讓奴隸去殉葬,之後慢慢的轉變成為了殺人、活埋殉葬,這些人有宮女、妃妾等等。到了秦朝尤其殘忍,宮婢、妃嬪、大臣和修陵墓的工匠,少則百人,多則數萬。盤點:古代殉葬制度下,妃嬪們的各種死法

古人迷信,認為死後仍可享受到生前的榮華富貴,所以需要人殉葬去服侍,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更加不願自己孤獨的死去,死之前會命令他的後宮陪伴著他一同死去。

妃嬪殉葬一般有四種死法。

毒酒

這算是最溫和的方式了,一般用來處置那些比較高級一點的妃嬪,這些妃嬪一般被認為是有功之臣,所以會盡量減少她們的痛苦。

毒酒一般準備的都是劇毒,喝下去很快就可以斃命,痛苦小。盤點:古代殉葬制度下,妃嬪們的各種死法

白綾

這是最為人熟知的方式,電視劇裡皇帝想要賜死妃子,往往都是賜七尺白綾,令其自縊。

而當皇帝駕崩後,對於那些被選中殉葬的妃嬪、宮女,會有專門的宦官前來,手捧白綾給妃子,勸其自盡,溫言說這是和皇帝去享福,是有功的。

當然,任務還是任務,如果妃子執意不肯自盡,宦官們就會自己動手,將妃子勒死,然後抬進皇陵。

活埋

活埋是比較殘忍的,但卻是最普遍的。在下葬時分,宦官等將殉葬者直接趕入墓道里,然後封鎖地宮。以地宮的密閉環境,這些妃子不是憋死就是餓死、渴死。盤點:古代殉葬制度下,妃嬪們的各種死法

水銀

這是最殘酷的方式,其目的是保持人身不腐,永生永世守護皇帝。

據說秦始皇的地宮裡面有大量的水銀,但未經過實證,真正使用此方法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此法是先讓妃子喝有安眠的茶水,待其睡著,然後在頭頂挖個洞,灌入水銀,這樣可以讓死者身體永遠都不腐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