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的醜陋:粗野而又殘忍的改革家—彼得一世

大人物的醜陋:粗野而又殘忍的改革家—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1672~1725)是俄國近代第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改革家。他針對餓國17世紀末的落後狀態,積極向西歐先進國家學習富國強兵之術,對俄國的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改革,並發動了對瑞典長達21年的北方戰爭和對土耳其、波斯、芬蘭等國的戰爭,奪取了波羅的海沿岸和黑海沿岸大片領土,打通了對外的出海口,大大擴展了俄羅斯帝國的版圖。由於彼得一世的改革和他的赫赫武功,使貧弱不堪的俄羅斯國家一躍成了歐洲舉足輕重的強大帝國。

彼得一世是個卓爾不群、性格複雜的人物。他既是一個有作為的改革家、使國家強盛的開明君主,又是一個野蠻粗魯、嗜血成性的暴君。他的暴虐跟他的功績一樣昭著於世。

一個人的樂趣反映出他的性格和教養。彼得一世是一個缺乏教育、粗俗野蠻之人,他的喜好也有與眾不同之處。他的興趣是打鬥、喧囂,是充滿緊張激烈的氣氛,使瘋狂的感情衝動得以發洩的場面。進行戰爭遊戲和戰爭本身、酗酒與酒醉之後的喧鬧與惡作劇,是他的兩大愛好。

彼得一世在實際掌權之前的十幾年中,主要生活在莫斯科郊區的普列奧勃拉任斯科耶村。在這裡他所受的教育和影響,對他個性的形成至關重要。彼得沒有受到過正規的教育。最早是一位蘇格蘭人給他當過一段家庭教師,後來由文書佐托夫負責教他的"書寫藝術"。佐托夫閒散懶惰、嗜酒如命,他對於向小沙皇傳授文化知識很不熱心,彼得在他那裡所聽到的是其父王率軍打仗的征戰經歷和對英勇善戰的俄國軍隊的讚頌。彼得在這樣的尚武精神薰陶之下,從小就渴望著去廝殺吶喊的戰場上建功立業。他對刀、槍、鼓、旗等玩具特別感興趣,在他周圍聚集起了一批少年,經常在一起進行模擬小型戰爭的遊戲。由此而形成的遊戲兵團在後來從其姐姐、女攝政索菲婭手中奪取政權的軍事政變以及改造俄國軍隊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骨幹的作用。

彼得一世在少年時代形成的另一個癖好是縱酒狂歡,在這方面他受鄰近的日耳曼村的外國僑民的影響甚大。在日耳曼村裡雜居著德國、意大利、英國、法國、荷蘭、丹麥、瑞典等國的僑民,其中有彼得許多朋友和顧問,如勒富爾、戈登將軍等人。瑞士人勒富爾是一個嗜酒成癖的人,他的家裡經常舉辦大型宴會,每次宴會都要持續3天3夜。人們在他家裡可以盡情地酗酒狂歡,怪聲歌唱,吵嘴罵街,毫無顧忌,彼得在這裡感到無比快活。甚至在他慈愛的母親逝世剛過3天,他就急匆匆地奔到日耳曼村尋歡作樂,用美酒和喧鬧來驅散心頭的悲痛。

在彼得一世的一生中,始終保持著縱酒狂歡的癖好。在他實際掌握朝政之後,經常把許多朝廷命官都召集來參加嘈雜喧鬧的晚宴。為了使放蕩的宴飲更富有荒唐色彩,他創建了"醉僧會堂",又稱"滑稽僧人大會"。彼得選擇酗酒最厲害的他從前的老師佐托夫做這個組織的首領,稱為"公爵教皇",每月領取2000盧布的津貼,負責主持不倫不類的酒神祭祀"儀式"。"公爵教皇"手下有12名"大主教",還有一批"主教"、"修道院院長"和"教會執事"。彼得在這群酒鬼中任"代理主教"之職,每次集會必到。"主教會議"是這個組織的重要活動,它要連續舉行3天3夜,其間任何人都不得離開"會場"。在"會議"期間,眾多的侍從、侏儒和小丑拼命地向這些"主教"們遞酒,並用最低級的詞彙慫恿他們把酒灌下去,直喝得這些人嘔吐嚎叫、滿地打滾、漫罵毆鬥、亂成一團。彼得則對這些人的種種醜態拍手叫好,挑逗他們加勁胡鬧。有時他本人也會大發酒瘋,突然向某個同夥撲卜去,把對方狠揍一頓。彼得還讓"聖僧大會"的成員們在莫斯科大街上舉行十分荒誕的遊行,他們的種種醜陋狂妄的行為使居民們大為震驚。

彼得一世在歡慶喜事時的舉動也能說明他的性格特點。1715年,皇后葉卡特琳娜生下了一個兒子,彼得欣喜若狂,半夜三更獨自一人跑到大教堂敲響了大鐘,然後下令進行為期8天的盛大慶祝活動。在洗禮儀式之後的隆重宴會上,達官們和夫人們的餐桌上分別被拾上來一塊大得驚人的蛋糕。當蛋糕盒子打開時,眾人不由驚呆了。原來,從達官餐桌上的蛋糕盒子裡跳出來一個赤條條的美貌女郎,而夫人們的桌子上則出現了一個同樣光著身子的俊俏少年!

1697年,彼得一世為了考察西歐各國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政治軍事制度,親率一個龐大的"高級使團"出國訪問。這次出訪中,彼得獲得了有關這些國家的大量寶貴知識,但他那粗魯的舉止也使"高級使團"大丟臉面。

在柯寧格斯堡,彼得一世為當地主人布蘭德堡選帝侯腓德烈三世組織了一次煙火晚會,腓德烈三世因故不能出席。彼得喝醉了酒,用拳頭敲著桌子大喊著:"選帝侯是好人,但是他的顧問都是魔鬼!滾蛋!滾蛋!"然後抓住選帝侯胖德烈三世派來的一位有身分的使者的脖子就往外推。彼得在柯寧斯堡的大街小巷經常來回亂竄,橫衝直撞。有一次,他在街上截住一位出身高貴的婦女,口喊"停住",並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臂。這位婦女被嚇得幾乎昏倒。彼得卻看了一下她外衣上的小表就鬆開了手,原來他只是為了看看時間。他還曾把腓德烈三世的典禮官頭上的假髮扔掉,硬要後者給他找一個妓女來。當他與腓德烈三世在一起用晚餐時,一名僕從把盤子摔碎在地上。彼得聽到響聲便大吼起來,抽出寶劍便是一頓亂砍,險些砍傷在場的人們。

在荷蘭,彼得一世對人體解剖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解剖室裡,他看到一個死去的男孩長得漂亮,竟情不自禁地抱起男孩的屍體親吻了一番。在另一個解剖室裡,彼得看到被解剖屍體的大動脈暴露在人們眼前,感到無比的興奮,而當場的兩位俄國貴族對此卻無動對衷。彼得很不滿意這兩位貴族,便強令他們用嘴去咬那具屍體上的陳腐肌肉。彼得對拔牙術也十分熱衷。他在當地買了一套拔牙器具,以"高級使團"的250名成員為對象進行拔牙技術的實習。每一個人都必須接受一次嚴格的口腔檢查,只要彼得認為某人的一顆牙齒長得不對頭,也不管它是好牙還是壞牙,都必須拔掉。他力大無比,拔牙時因用力過猛而連同牙床上的肉一起撕下來的情況時有發生。遭此不幸者雖高聲呼叫,卻絲毫沒能使他手下留情。

在英國,彼得一世使接待他們的東道主十分厭惡。他先是住在倫敦白金漢大街十五號一幢房子裡,和自己的3個僕人一同住著。當英王威廉三世來到這裡拜會客人時,竟被室內的臭氣燻得透不過氣來,只好請求把窗子打開。後來彼得撒到泰晤士河邊一位英國海軍上將家中去住。他和隨員們白天到附近工地幹活,晚上便不顧一切地酗酒狂歡,怪笑嚎叫,周圍四鄰聽了無不毛骨悚然。當3個月後他們離開這裡時,海軍上將懊惱地發現,他的住宅好象遭到了一夥野蠻的強盜洗劫了一樣:門窗被拆卸燒燬,帷幔被扯碎弄髒,地板被撬開,牆壁粘滿了鼻涕和痰,名畫被子彈射穿,花坪盡遭踐踏。全部損失達350英鎊,由英國皇家國庫向房主賠償了事。

陪同過彼得一世的英國主教伯內特在對他進行了仔細觀察後,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他性情暴躁,一點小事可以使他大發雷霆,而且每到這時,他極為任性,為所欲為。這種烈性,再加上燒酒和其它酒精飲料的作用,有時竟使他的脾氣發展到極為兇猛的程度。……他的情緒是複雜的,時而發怒,時而殘忍無比。"這段話,可以說是對彼得一世粗暴殘忍性格所作出的公正評價。

彼得一世性格極其殘忍,在他鎮壓和報復反對者時表現得淋漓盡致。1697年,射擊軍上校齊格列爾和國王近衛軍軍官索科夫寧謀反不成,彼得不僅把這二人及其同謀者分別處以磔刑(一種將四肢分裂的酷刑)和斬首,而且又下令挖出死去十二年之久的前射擊軍首領伊凡·米洛斯拉夫斯基的屍骨,在刑場把遺骸切成碎塊,讓人們把新舊反叛者的下場聯繫在一起。

1698年,射擊軍再次發生叛亂,但很快就被平息,56名為首分子當場被絞死,秩序已全部恢復。叛亂當時彼得正在歐洲考察。他急匆匆地回到首都後,決心乘此機會一舉消滅射擊軍,並徹底處置異母姐姐索菲婭的問題。他組織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負責對參加叛亂的罪犯進行審訊,還親自提審,親手毆打那些已被打得血肉模糊的受審者。經審訊後,有1110名罪犯被斬首、四馬分屍或絞死。彼得甚至當著驚恐萬狀的外國使節的面,親手操起斧子砍下罪犯的人頭。隨後,他又下令將罪犯屍體示眾5個月之久,一時間,在克里姆林宮周圍和幽禁索菲婭的修道院窗前,掛滿了叛逆者的屍體和人頭。

對於自已的親生骨肉,彼得一世也決不寬容。皇太子阿列克謝反對改革,勾結舊貴族陰謀反叛,失敗後叛逃國外。彼得設法將兒子騙回俄國,監禁起來。他先殺掉了一批皇太子的同情者,然後親自坐鎮主持對皇太子阿列克謝的審訊。儘管阿列克謝為了保命,一再卑躬屈膝地承認所犯罪過,並供出了同夥,但彼得仍不願開恩赦免自己的兒子。在審訊過程中,阿列克謝被吊起來鞭笤40次,結果因傷勢過重而死在牢房裡。

彼得也用殘酷的手段對待他周圍敢於觸怒他的人。他下令處決曾害死過親生嬰兒的宮廷女官瑪麗·哈米爾東,在劊子手砍下這位蘇格蘭美女的頭後,彼得竟拎起血淋淋的腦袋,若無其事地向眾人講解起斧子砍斷神經和脊柱的情況來。他還砍下了皇后葉卡特琳娜的情人威廉蒙斯的頭,把它裝在一個盛滿酒精的大肚玻璃瓶裡,放在皇后臥室的桌子上,讓她連續幾晝夜與這顆人頭作伴,以此來折磨不貞潔的妻子。如果不是自此以後彼得就病情沉痼,恐怕妻後葉卡特琳娜也會成為他的刀下之鬼。

彼得一世給俄國帶來了繁榮和強盛,但也帶來了痛苦和災難。他在位期間,處死人的場面之多,不亞於舉行慶祝活動的次數;因他修建新首都聖彼得堡所死去的民工人數不下20萬,超過了任何一場戰爭的死亡人數。他本人的野蠻殘暴作風,無疑是促使俄國走上具有落後、野蠻特徵的封建、軍事帝國主義道路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