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太后的陪嫁侍女下葬時,所有皇子們都哭了,催人淚下

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這樣一個人,雖然他缺席了你的現在,但他參與了你的過去。他一直存在你心裡最柔軟的地方,在你最脆弱的時光給予你力量。在清朝時期就有這樣一個人,死後一直受眾人尊崇,她就是孝莊太后的侍女,她就是蘇麻喇姑。

孝莊太后的陪嫁侍女下葬時,所有皇子們都哭了,催人淚下

蘇麻喇姑出身於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隨孝莊陪嫁進入後金宮廷。身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她學識也非常豐富,通曉滿文、蒙古文及漢文等,在康熙還小的時候,還親身擔任康熙的啟蒙老師,一生為大清朝做出很多貢獻,她病逝後,以九旬高齡去世,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年輕時心靈手巧,對服裝方面,不但會裁剪和製作,而且對服裝設計方面還有很深的研究。由於她在這方面造詣很深,經常被叫去參與官服的設計以及樣式的策劃。她不斷推陳出新,在傳統官服的樣式上少量融入一些蒙古和漢族服裝的特色。服裝經過改良過之後,使傳統官服有了新的亮點,受到滿朝人員的好評。

孝莊太后的陪嫁侍女下葬時,所有皇子們都哭了,催人淚下

蘇麻喇姑在學識造詣方面有有很深研究,孝莊太后誇讚她不但會說家鄉的蒙古語言,還對滿語、漢語、蒙古語有深刻地研究。在滿朝文武當中有少量人能懂得一兩種語言,但是並不算深入,當中最屬皇太極能對這三種語言通曉一些。在清朝能對語言有此研究的甚是少見,蘇麻喇姑將豐富的才藝賦予一身,在當時來說,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清軍入關之前,皇太極帶領將士們奮力殺進山海關內,此時的皇太極突然暴斃。在新皇帝登基這個大問題面前,引發大家對皇權的爭鬥不息。孝莊太后精心策劃一心想讓自己兒子繼承皇位,蘇麻喇姑在此期間更是四處奔波,瞻前又顧後,為了六歲的皇子福臨繼位也是操碎了心,為孝莊立下了汗馬功勞。

孝莊太后的陪嫁侍女下葬時,所有皇子們都哭了,催人淚下

蘇麻喇姑經歷了一朝又一朝,正趕上那一年流年不利,紫禁城中正趕上一場浩劫,城中天花傳染病正在肆意蔓延。已到中年的她更是顯得不懼生死,她不怕被傳染,毅然決然地照顧已被傳染的小玄燁。後來玄燁在她的細心照料之下,慢慢地恢復了健康。玄燁繼位之後史稱康熙皇帝,康熙不忘舊恩,一直對蘇麻喇姑十分尊敬。

孝莊太后去世後,蘇麻喇姑又繼續撫養康熙的小皇子們,已是手法嫻熟的她教導小孩子們更是拿手好戲。為大清奉獻一生的蘇麻喇姑享年九十歲有餘,吉人自有天相。康熙按嬪禮為蘇麻喇姑辦理喪事,除了大人們傷心之外,所有小皇子們哭的極為傷心,這種淒涼場面和氛圍,實實讓人控制不住乃至催人淚下,康熙後將其靈柩與孝莊文皇后置於一處,足見康熙對她的尊敬和感情。

孝莊太后的陪嫁侍女下葬時,所有皇子們都哭了,催人淚下

蘇麻喇姑一生對大清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做一個安靜細微的人,於角落裡自在開放,默默悅人,卻始終不引起過分熱鬧的關注,保有獨立而隨意的品格,這也許是她最受人敬仰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