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坐牢,到現在才出獄的犯人會完全不認識這個世界了嗎?

不好好v


90現代坐牢現在才出獄,實話實說,你基本不認識這個世界了,得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個社會。

算起來,小編2001年開始接觸監獄系統,那陣子監獄的服刑人員對於外界的瞭解,無外乎就是每天的新聞聯播,看看監區定的報紙,然後監區還有些圖書室啥的,偶爾外面搞警示教育的人來轉一圈,看看人家穿的啥衣服,帶的啥首飾。還有就是每月接見日,跟家屬見面瞭解一下外面的世界。

哪怕直到現在,服刑人員接觸外面的東西,主要的還是靠這幾個渠道,大不了,就是監區的榮譽室等設施設備上有一定升級更新,比如加裝了聲像系統、電子觸摸系統等,但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我們日常流行使用的電子產品,比如智能手機、IPAD、各式筆記本等,是堅決不能在監區出現的,監區之間有網絡也是局域網,能看的內容也很有限,基本都是監區規則、監獄新聞、有限的一些影視劇等。

當然,每天的《新聞聯播》中,會播出一些國際國內大事件,從這裡,服刑人員能基本做到大概的意識層面不落後,但要是說到自己放出去接觸社會,那絕對是蒙圈的。

90年代入獄的人,那時候社會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異地溝通都是書信往來,很多人連電腦是啥都不知道。

把這樣思維模式停留在上個世紀的人,一下子放到現如今這個高度發達的社會,真心需要適應一段時間,如果說是農村的還好,回到老家種地而已,若是生活在城裡,面對智能手機、無線網絡、智能物聯網,整個世界都變了,沒倆月過渡期還真不行嘞。

監獄會對每一批即將服刑期滿出獄的人進行相關常識教育,但只是思想意識上的,具體的行動還是要回家慢慢適應。

當然,迴歸社會後,只要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還是有出頭之日的,小編採訪過不少服刑人員成長起來的企業家,他們也不介意自己過去那段歷史,只會認為那是對自己的一種歷練。

怕就怕那種破罐子破摔之人,出去不適應社會,又不想下苦力幹活,總想著賺快錢、大錢,三轉兩轉的,二進宮三進宮又來了……


盛廷徵地拆遷律師


基本上不會認識這個世界了。小編曾經接觸過監獄系統。那是2000年前後的事情。很多在九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被捕判的罪犯連手機都沒有見過。那時候監獄警察可以帶著手機進入監管場所。罪犯看到民警用一個手掌大的東西打電話,感到十分稀奇。

除了技術的進步,帶來生活的變化,還有就是基礎建設的大規模進行,導致城市和鄉村面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監獄服刑十幾年甚至更長的罪犯在他的腦海裡,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家庭還是那個多年前的樣子,但是事實是很多罪犯的家庭住址都變了,原來生活的那個環境完全變得認不出來了,家裡人也都搬到新的居所,住上了更加現代化的住宅。所以,很多罪犯在新生之前,都會和家人反覆溝通,確認新的家庭住址。一旦迴歸社會立即被眼前的顯示震驚,完全沒有想到十幾年時間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完全變了,想都沒有想過的高樓大廈奇蹟般的出現在他們眼前,各種新式的電子產品層出不窮,人們的思想掛念更是迅速更新。這時一個剛跨出監獄大門的罪犯,真的不認識這個曾經熟悉的世界了。


江南不缺水


90年代坐牢,現在出獄的犯人剛開始已經不適應現在的世界了,需要一定時間來接受!

90年代,還是BP機的時代,那時的移動電話非常非常的少。那時誰有一部手機,那都是非常新奇的物件。

90年代的城市與農村都還挺落後,這二十多年城市與農村的改變太大了。90年代坐牢的人現在出獄,可能連家都找不到。

90年代哪裡有網絡,街邊只是簡單的“街機遊戲”,能有電腦遊戲室的也是隻簡單的“單機遊戲”或是本電腦遊戲室的聯機遊戲。

90年代與現在,很多事物從根本上都發生著改變。

記得在2012年時,一次去加油站加油。見到一名推著車想“加油”的人,加油站的加油員簡單詢問後,悄悄地報警了,警察來了,簡單詢問後,直接把人抓起來了。因為什麼?因為那個人推的是“踏板電動車”。推車的那個人應該是剛出獄,坐牢久了,沒有見過踏板電動車,剛偷了一輛車,以為是摩托車,不知道怎麼騎,以為是沒有汽油了,結果推著“踏板電動車”去加油站加油,直接被抓了。

所以說,90年代坐牢的人,現在出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社會,適應這二十多年的各種變化!


人在風上走


本人2012年出獄,在獄中呆了22年,監獄生活就不說了。

當我穿雙新拖鞋走出監獄大門時,想不到我姐和姐夫開車來接我,我本來打算好好逛逛再步行回家的。

出獄後,一切好像回到22年前,在飯店吃飯就找回了熟悉的味道,監獄生活並不是與世隔絕,月月都大把“新同事”來報到,當然聽說到外面的世界,什麼BB機啦、手機啦、彩屏手機、智能手機啦,沒用過但見過,監獄是有電視看的,電視上什麼社會畫面都有。那些新獄友為巴結你,什麼都告訴你,不至於對社會變化很閉塞。歲月不饒人,當然,也知道大家都中年了或老了。

當回到我居住的城市,到了郊區完全陌生了,一點也不認識了,但有心理準備的,獄友早就告訴你城市蓋了什麼什麼,但如果沒家人來接,回家都費番周折,在獄中太久了,如果沒有親人幫助,很難適應生活。

首先是金錢,對錢完全陌生,花起來沒感覺也麻木了,長期的牢獄生涯使人變得木偶化,習慣聽使喚,不懂得支配了。我出來兩個月才適應生活收支,找到工作,能獨立生存。

至於什麼電子產品,拿到手就會了。獄中天天要工作,學東西要快,否則會被人欺負,容不得你變傻變呆,對什麼都一無所知是不可能的。

八九十年代是中國發展變化最快,娛樂最豐富,文化最多樣的年代。紙醉金迷、夜夜笙歌,迪高與搖滾的舞廳,容易得手的青春少女……。說白了,現在還不如那個年代生活繁榮。

話歸正題,獄中月月大把“新同事”來,你不至於與世隔絕,獄中的工作更不允許你能與世隔絕,因為人生無非是工作、生活。


豐都判官33號


真實的例子。就前幾年的事情。

十年前入獄的一個人,十年後四十多歲出獄。

出獄後沒有什麼收入,就又從事了一個違法的勾當。經過觀察,他發現很多人直接把自己騎的車子放在路邊,不上鎖。於是,作為一個專業的竊賊,他又想起了一個來錢的好方法。

就去偷路邊的電動車。

結果怎麼弄都弄不走。又被警察給抓了。

然後到警局裡錄口供他說了一句話。

你們這摩托車為什麼沒有腳蹬子。怎麼蹬著啊?

脫不脫節,可見一斑。



言宣


放心,完全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不過,首先要說一下,有沒有可能出現90年代坐牢到現在才出獄的犯人,筆者認為幾乎是不可能有了。

即使1999年被判了死緩(那時還沒限制減刑),那麼2001年減為無期徒刑,2003年減為有期徒刑二十年,那時無期減為有期徒刑二十年是改造表現非常的差了。而2003年到2011年是減刑收益最大的時期,可以達到坐兩年牢減兩年刑的程度,就算表現也很差,兩年才減一年半,那麼八年時間可以減六年,還剩下六年。這六年還能減掉差不多2年,只需要服刑四年。也就是說,即使1999年服刑的死緩犯人,也會在2016年左右就刑滿了。



凡事總有例外,就算真有90年代就入獄的犯人,到了現在才刑滿,其實也不會產生多大的陌生感。因為在犯人刑滿前三個月會被送到出監監區,專門學習怎麼適應現在的社會。


比如手機,90年代的時候沒有手機,連電話都很少。但是呢犯人可以看電視,電視裡有手機廣告,而且他們每個月都可以打電話。另外,在手機還能帶進監獄的時候,他們可以看到警察使用手機。

又比如以前沒有地鐵之類的交通工具,汽車站也比較古老,而出監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熟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以及怎麼買票,怎麼進站出站等等。還有怎麼去醫院看病,怎麼去辦理各種證件等等。



雖然監獄是封閉管理的,但並不代表監獄裡面就是很落後的,相反的監獄很多管理設備都很超前。比如平板電腦,一個沒讀過書的犯人,很有可能會使用平板電腦;比如卡拉OK,警察會經常組織犯人搞些娛樂活動;比如電影,可能你還沒進電影院看最新的電影,犯人們可能已經看過了。


所以,即使罪犯在監獄坐牢,也不會對這個社會脫節太多的。


盛開在高牆


那年我一哥們因打架把人打殘坐了16年牢,從99年坐到15年,出獄那天我去接他,他出來後家都沒有回,說他有點存貨,帶我去個地方取點東西,我心想要發大財了,結果他帶我在一山坡上挖了好幾百個BB機。。。。


梨子叔叔


豈不說在監獄裡坐牢20年出來不認識世界,我非常重的病了幾年,重新返回教書工作崗位,都完全是一頭霧水。感覺是我和世界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牆,我看的見他們在做什麼,但是不知道他們怎麼做的。

一、工作上不適應。我重病幾年後回來,學校直接把我安排上課,無人指導:

以前是手寫板書,重返是PPT展示,究竟怎麼做的,怎麼播放的?

以前是扯著嗓子講,現在是用小蜜蜂,這個倒是簡單易學,但是至少得告訴我該買一個呀。

以前是黑板,現在是白板,是一體機,那麼多功能,怎麼用?

幸好我大學時知道了手工製作幻燈片,我使用了投影儀播放手寫自己設計的題目,讓教學得以高效進行。

幸好在普通辦公室,老師們有空給我略微講解。幸好我教學的理念還在,永遠堅持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績尚可。

二、生活上不適應。大部分同事會開車,我不會;不知道如何乘高鐵?如何使用銀行自助存取款機和終端服務?智能手機上無數的功能不知道?



幸好在人多力量大的學校,或多或少受到同事的影響,學會了很多“先進”的生活方式。

經過幾年努力,我終於覺得隔在我和現實之間的那堵牆挪開了,我很珍惜生活每一天。

重病幾年的我尚且感覺脫節嚴重,從監獄出來更要非常努力才能熟悉社會,投入生活!


邊河靜靜流1


在這先反駁下“盛開在高牆”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他說,完全不會出現,而且還講到一些減刑的政策,一看就知道道聽途說的。真實的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下面我來說說這位“盛開在高牆”錯雜哪?

第一:一般意義的坐牢是指被抓後就開始算的。所以如果一個在1999年被抓,如果判死緩二(也就是死刑緩期執行2年),那麼做過牢的人都知道,一般這麼重的刑期在看守所至少呆一年半,有時候上訴什麼的,兩三年都是正常的。我這就按一般的一年半算吧。

第二、死緩二的犯人到監獄後,因為開始要適應,哪怕心態調整的非常好,按原來(2016年以前的舊減刑政策)的政策,一般要2年半到3年才能獲得足夠的達標分。因為死緩的減刑要省高院審查,真正能減下來一般到入監已經至少2年9個月。

第三、死緩二一般減為無期徒刑,而無期徒刑一樣要2年半左右才能減到有期徒刑。這個時候變化因素很大,有的減到20年,有的22年,有的18年或者19年,主要看錶現及罪名等等。

第四、2016年以前的減刑確實比較好減,一般間隔期內只要能拿夠分數就能減,原判10年以上的起步是1.3年,如果你一年表現好,監獄內獲得勞動積極分子,那麼可以多減3個月,如果連續兩年獲得勞動積極份子,可以申請省級勞動積極分子,那樣可以多減刑6個月,但是一箇中隊一年才一個名額,所以難。一般情況是,表現好的,一般2年3個月左右可以減刑1.3年的起步加上每年表現加減刑3個月,所以監獄能報給法院的是1.9個月,但是一般法院裁定很難是1年9個月,因為一般的死緩罪犯都是一堆的罰金、賠償金等,是沒有履行完,所以法院一般只會裁定1年7個月。

第五、2017年開始減刑政策變化了,一般1年半才能減6個月。

所以,如果是1999年死緩是罪犯,一般現在還在監獄服刑的。即使表現好,從看守所開始算,至少要服刑20年以上。所以現在還在監獄裡。

那麼,坐了20年以上牢的人會不會完全不認識這個世界,那要看這麼看了。

服刑人員在坐牢期間是可以通過幾個渠道瞭解外面世間的,第一、看電視,特別是監獄裡會每天真正看新聞聯播的、第二、通過電話聯繫家人。(每個月有一次機會聯繫親屬)。第三個:通信聯繫外面的朋友。第四、家屬每個月的接見。第五、書刊和報紙雜誌等。所以只要你想了解外面時間的變化還是可以的。

但是一般實際關5年以上的人,特別是10年以上的人,各種能力都會嚴重衰退的。

曾經有個犯人,也判有期徒刑20年,關了14年多,而且還關押所在地的人,他刑滿的時候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曾經的家,自己在監獄門口賣了輛自行車想騎回去,結果這麼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一路上問,可是很多時候別人說的話不是很理解。出去後手機、銀行卡、交通等等,都不懂。而且很多時候看問題、想問題以及溝通都存在問題。

所以關押久的罪犯在一定程度上是會和社會產生嚴重的脫鉤,會非常的不習慣外面的生活。所以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定人的幫助才能慢慢和社會接軌。


無聊感悟人生


曾經有一部由史泰龍主演的美國大片,叫《未來警察》,故事的主線就和這個提問的問題差不多,就是史泰龍主演的警察執法犯法被判了凍刑,即整個人被急凍起來。幾十年後,因社會需要史泰龍演的這個警察角色,就把他解凍了,並恢復了他的警察角色。顯然,幾十年的時間跨度,加之電影的虛構成分,出獄後的史泰龍非常不適應,比如人的素質提高,社會儀器的應用,連做愛都只是藉助儀器進行了精神意淫,以至於最後不得不通過努力讓社會重新適應史泰龍的生活。

從上世紀九十年到現在有二十餘年的時間跨距,而且這個時候是中國社會發展最為快速的時間,可以這麼說,二十幾年前的中國還處在農業社會往工業社會轉變的甦醒階段,但現在的中國已經處在了工業社會的成熟階段了,整個社會的面貌和人的素質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達的交通體系,無處不在的網絡世界,更高的生活品質和社會服務體系等等,這些在二十幾年前都還只處在萌芽狀態,絕大多數人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就拿罪犯必須接觸的警察來說,二十幾年的警察叫同志,現在叫警官,以前穿綠色制服,現在穿黑藍制服,以前執法水平比較粗獷,執法工具也比較暴力單一,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執法素質比較文明,執法工具比較人性化和科學化,總之,社會的方方面面變化是非常大的。所以說一個坐牢二十幾年的人突然出獄並面對社會的變化,他肯定會感受到了眼花撩亂和不適,大概應該就像是史泰龍剛出獄時的樣子差不多一樣吧。

當然,從九十年坐牢直到現在才出獄的刑釋人員非常少。因為以前減刑幅度比較高,就算是判監獄刑的最高刑罰死刑緩刑二年執行的,基本上在十四年至十六年的幅度內就可以出獄了,無期徒刑的在十年至十四年的幅度內,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現,甚至十年不到就可以特殊假釋了。也就是說九十年代坐牢的人在多年前就可以出獄迴歸社會了。當然,有一小部分會服刑到現在,比如在被抓後等待判服的時間長的,以前有的被抓後因為案件複雜等到拿到判決書時已經在看守所坐了六七年了。如果判有期徒刑,這六七年會抵刑期,但判無期死緩的,這六七年也就白坐了。還有在獄中服刑嚴重的頑固分子不思悔改的,監獄有改造頑固分子的辦法,但也有破罐破摔或死灰復燃的,甚至在獄中重新犯罪給予加刑的或服刑差不多了被查出以前有其它犯罪行為重新判刑的等。但這一小部分人非常少。

因此,九十年代坐牢到現在才出獄的少之又少,而極個別的等到現在才出獄的肯定對社會從行為接觸上會有很多不適,但思想上或言談中應該不會有多大的不適感,在獄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能接觸到了社會的變化和接受適應教育。

我有一個發小朋友從1995年入獄,因為在看守所關押的時間長及調遣監等因素,判了無期徒刑直到2014年才出來,但與他接觸中,除了一始他對使用手機有點不適外,人有點木然外,其它沒什麼不同的。但他的素質高得卻有點讓我感到意外,比如嫌廁所贓不上公共廁所,待人接物格外的禮貌等,那素質只能用火星人的素質來形容。後來他在我這個三線小城的老家都呆得不適應,自個兒跑去上海了,現在在陸家嘴一家高檔寫字樓做客服大使。據他所說,監獄的環境更像是學校,裡面對衛生及物品擺放要求是一絲不苟的,言談與行為舉止也都有嚴格的要求和限制。

所以說到這裡,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別以為九十年代坐牢到現在出獄的人會像是原始人一樣,其實他們的素質更像是未來人或說火星人。一個淺顯的道理,一個長期呆在言談舉止按最高標準嚴格要求的人,他的素質肯定會比社會普遍大眾要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