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醫療下半場——應該如何抓住風口上的「牛股」?

2018年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8月27日在京召開。李總理批示指出,持續加大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力度,努力在降低虛高藥價、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基本醫保和分級診療制度、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更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醫改領導小組組長孫春蘭在會議中強調要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專科聯盟建設,完善全科醫生、家庭醫生等基層人才激勵機制,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和社會辦醫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

在我國醫療剛性供需失衡、資源分配不均、醫療資源與診斷需求嚴重倒置的背景下,互聯網與醫療行業的結合應運而生,這就是互聯網醫療。在此背景下,相關政策的出臺也對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產生了推動作用。

互聯網醫療下半場——應該如何抓住風口上的“牛股”?

一、互聯網醫療進入下半場

醫療和技術的融合,已經逐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人工智能+醫療。互聯網醫療上半場建立的是連接平臺,無論從掛號入手還是從輕問診入手,建立的是醫生和患者的連接平臺。下半場不僅把現有資源連接起來,還要把更多不存在系統中的資源帶入系統中。比如中美醫生聯合會診,是把原來不在的醫療系統資源引入。

此外,人工智能+醫療的應用,比如患者全病程數據,包括基因,病理,影像,用藥記錄,手術記錄所有數據結構化組織在雲端數據庫裡,通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開發出一系列臨床的輔助診斷和治療工具,不是代替醫生,是給他們賦能。

特別二、三、四線城市大量的患者生活在哪裡,但大量優質的醫生並不在那裡。醫保屬地化,如果從A地跑到B地看病,看病就不能報銷。優秀醫生不可能都下鄉,而如何讓問題在當地解決,這其實就是通過人工智能的方法賦能。

二、人工智能+醫療市場規模超百億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醫療人工智能的市場規模就已達96.61億元,2018年有望達到200億元。

從2015年以來,中國政府各相關部門陸續頒佈了近20項政策,從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標準監管、行業融合、產品落地等方面做出指導,進一步催化了市場的發展。

據統計,自2013年到2017年,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共獲得241筆融資。其中,2017年國內醫療人工智能行業公佈的融資事件近30起,融資總額超過18億元。

到了2018年,資本對於醫療人工智能市場的熱情依舊不減,僅上半年就有18家公司獲投,總金額超過31億元。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也早已重金佈局醫療人工智能,大手筆向產業鏈擴展業務。

《報告》分析醫療人工智能商業模式認為,醫療人工智能在經歷火熱發展後,迎來了商業化的關鍵期。目前雖然絕大多數醫療人工智能企業尚未實現盈利,且產品大多還處於試驗階段,但通過不同業務模式已經可以實現一定的付費收入。

互聯網醫療下半場——應該如何抓住風口上的“牛股”?

平安好醫生一直在互聯網醫療的風向標之一。成立不到4年的平安好醫生,在5月份赴港上市,成為2018年港股第一隻醫療獨角獸。上市即被熱捧,以其654倍的超額認購創下今年港股的認購記錄。

一、平安好醫生上半年財報

近日,平安好醫生披露上市以來首份財報,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人民幣11.23億元,同比增長150.3%,其中,家庭醫生業務收入人民幣186.2百萬元,同比增長91.4%。上半年淨虧損人民幣4.44億元,同比虧損縮小2.6%。

截至2018年6月末,本公司註冊用戶數達228百萬,較2017年末增加35.2百萬人,增長18.3%;2018年6月,月活躍用戶數達48.6百萬,同比增長50.9%; 2018年上半年日均諮詢量達53.1萬,同比增長58.0%。

從財報來看,平安好醫生的營業收入、註冊用戶數、月活躍用戶數、日均諮詢量這幾個重要指標均高速增長,這是整個行業處於高需求上升期的信號。值得一提的是,平安系內部資源仍舊是平安好醫生的重要支撐。

據中報數據顯示,平安好醫生在自有醫療團隊規模只增加了10%左右的前提下,完成的諮詢量提升了近60%,日均在線問診量達到了53.1萬,這相當於全球最大醫院——鄭大一附院日均門診量的30倍。

對於平安好醫生下半年盈利的預期,平安好醫生管理層表示,將積極拓展與其他第三方的互聯網平臺合作,增加每條業務線的盈利能力,同時更嚴格地管控費用,“管理層對未來的收入和利潤增長有信心”。

二、進軍海外市場

在中報披露的同時,平安好醫生還宣佈,為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已與Grab共同設立東南亞國際合資公司,藉助Grab在東南亞強大的互聯網用戶和流量優勢,將平安好醫生的優質醫療服務與AI技術對外輸出,開拓東南亞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

據瞭解,這個合作是軟銀孫正義一手促成的。孫正義是平安好醫生IPO前的投資者之一。

王濤表示,東南亞人口有6.4億,醫療及健康市場規模3700億美元,與中國國內有類似的痛點,比如醫生短缺、費用昂貴、效率低下、等待時間長。

同樣看好東南亞市場的,還有騰訊。2015年,印度醫療信息平臺Practo完成了一輪9000萬美元融資,由騰訊領投。Practo主要為患者提供在線的醫療搜索、預約、訂購藥品、獲取健康諮詢等服務,同時為醫療機構和醫生提供在線管理服務,公司已經進入巴西、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速,慢性病的發病率增加,老百姓對醫療的主動需求、升級需求逐漸增加,我國目前已經進入醫療需求的爆發期。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7年互聯網醫療空間已達到325.3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00億元。

在國民健康意識、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疊加政策的推動,醫療作為僅有的尚未完全互聯網化的產業,有望逐步釋放互聯網紅利。

我們預計相關的上市公司(例如衛寧健康、東華軟件等)將繼續“颳起一陣大風”,而平安好醫生則是互聯網醫療行業一個最重要的風向標。——投資魔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