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南京明城牆、乾隆皇陵,都用了什麼材料,哪個更堅固

長城、南京明城牆、乾隆皇陵,都用了什麼材料,哪個更堅固

圖: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

說到萬里長城,其實是經過多個朝代修築或者加築的,現在的萬里長城以明長城為主,秦漢當然也是有存留的。

明朝以前,建長城是木板夾住後,裡面夯土,然後拆掉木板。這個不是一次性就夯好的,需要反覆的一層一層的夯,才會極其緊密,而且層次感特別清晰。其次用的是毛石,基本都是就地取材。

長城、南京明城牆、乾隆皇陵,都用了什麼材料,哪個更堅固

圖:層次分明的長城城牆

到了明朝,夯土與毛石依然在用,主要還是在夯土外再包一層磚加固。有趣的是元朝,損壞的城牆根本不修的,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

長城、南京明城牆、乾隆皇陵,都用了什麼材料,哪個更堅固

圖:南京明城牆上的大炮

南京明城牆

南京的明城牆,朱元璋親自監製,歷經600多年,依然堅固無比,當年在城牆上看世界盃的場景你是否還記得!民間流傳用糯米來當粘合劑來築牆,磚塊是由鐵礦石燒製而成, 而長城磚用普通石燒製。所以萬里長城跟南京明城牆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

長城、南京明城牆、乾隆皇陵,都用了什麼材料,哪個更堅固

圖:南京明城牆上損壞的牆磚

中國的陵墓為何多於西方

西方人用石頭建築房屋,後代可以在建築上面修築或加築,所以你可以看到西方至今依然保留很多古建築,但是他們大多數用木頭建墳墓,所以西方陵墓數量能夠至今存在的不是沒有,而是屈指可數。

中國人認為活著是短暫的,而死了確是永恆的,所以中國用木頭建造住房,而用石頭建造墓穴。所以留下來的皇宮沒幾個,皇陵特別多,接下來就說說皇陵。

長城、南京明城牆、乾隆皇陵,都用了什麼材料,哪個更堅固

圖:被盜後的清東陵照片

清東陵的堅固程度你想象不到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率部來到河北遵化盜取了乾隆與慈禧的陵墓,史稱東陵大盜案。起初,孫殿英先是在明樓亂挖,這裡是存放硃砂碑(明樓碑)的地方,沒啥寶貝,自然只能白費力氣。

又到了寶頂(皇陵頂部)挖,搞了半天,壓根刨不動,按照《工程做法》的記錄:寶頂用三合土夯築而成的,什麼是三合土?黃土、白灰和沙子,用江米湯合成,然後一層層的夯實,這得需要大量的江米,可這畢竟是皇家工程。加上歲月沉澱,非常堅固,三合土下面就是琉璃瓦,這琉璃瓦不僅堅固同時兼有防水的功能,琉璃瓦下面是一層一層的青磚壘砌上去的,青磚下面,是青白石的發券,發券的意思就是利用磚、石、土坯等塊料之間側壓力建成跨空承重結構的砌築法。

這有多堅固?現代的鋼筋混凝土都未必能夠與之相媲美!孫殿英無計可施,只好脅迫守陵人,這才得知皇陵入口,最終盜取了寶物。

當然,保存完好的古建築還有很多很多……

現在的社會,工程材料、設計、建造、設備等多方面,都已經全面升級了。古人是大動干戈發動全國人民,現在一個建築公司就能搞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