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了解一下~

備受矚目的《延禧攻略》終於在昨天完結了!這部製作精良,道具嚴謹的大劇不僅火了故宮的延禧宮,還火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皇后娘娘頭上戴的絨花裝飾。

扳指了解一下~
扳指了解一下~

當然,除了絨花外,還有“消失”近百年的扳指。

扳指了解一下~

扳指,在古代是一種護手用的工具,戴在大拇指上,用以扣住弓弦。在放箭時,也可以防止弓弦的急速回抽擦傷手指。古人也稱它為“機”,意思有點類似於“扳機”,所以稱為扳指。

在考古發現中,扳指最早見於商朝,春秋戰國比較流行。扳指的形制有很多種,最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將扳指發展為首飾的,則是在清朝。清朝的武裝力量八旗軍幾乎人手一枚扳指。到了後期,八旗軍逐漸腐化,扳指也就成了一種裝飾品,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有佩戴扳指的風氣。

扳指了解一下~

由於扳指成為了裝飾品,便有了不同材質!從最初的鹿角材質演變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璽等等。

扳指了解一下~
扳指了解一下~
扳指了解一下~
扳指了解一下~

清·乾隆·銅燒藍·延年益壽扳指

從多爾袞入關到順治初步立足中原,再到康雍乾三朝,皇帝御用的扳指兒都是有著嚴格的慣例和規定。清宮的造辦處先是依皇帝諭旨讓玉作、牙作等專業機構按照皇帝的意願和喜好做出上用紋樣,再經皇帝本人修改確認後方可製作。為製造一個合用的扳指,乾隆皇帝可以在外出避暑之時,連續七次來回傳遞命令以及扳指實物,要求工匠修改。

清朝後期,由於熱武器的興盛,冷兵器逐漸隱退,扳指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不過,現在扳指也正在復興,戴扳指的人也漸漸多了!戴個扳指,確實很帥有木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