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昨天小鹿看到一則資料,杭州民政局公佈520領證新人僅僅1142對,而在2014的“鼎盛期”時,520當天辦理婚姻登記的人數高達3103對。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在這四年中,領證人數成遞減狀態,2017年就下降至1321對,而今年僅有1142對了。

其實不單單是520結婚人數銳減,回顧近兩年,全國各地的結婚人數都在減少,初婚年齡也在日益升高,就拿江蘇省來說,其初婚年齡就在逐年升高!

男方平均34.2歲,女方平均34.3歲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2012年江蘇人平均結婚年齡是29.6歲

↓↓↓

2015年江蘇人平均結婚年齡是32.4歲

↓↓↓

2017年江蘇人平均結婚年齡是34.2歲

江蘇省民政廳發佈《全省婚姻大數據》,在2017年,江蘇67.49萬對的領證情侶之中:江蘇人初婚年齡推遲至34.2歲,13個市的平均初婚年齡都達到30歲以上!

根據數據顯示,江蘇省結婚最早的是蘇州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0.2歲。有五個城市的單身青年過了35歲才結婚,結婚最晚的三個城市分別是揚州、泰州和鹽城。其實不光是江蘇存在這樣的現象,連魔都上海也同樣如此: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上海平均結婚年齡再推後,平均結婚登記年齡為男性34.43歲、女性32.00歲,已是連續五年呈上升趨勢。初婚年齡為男性30.11歲、女性28.14歲,連續四年增長。

結婚總數為何越來越少?

相比70後、80後,90後逐漸成為結婚主力軍,而9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

專家分析

結婚總數的下降趨勢,在預料範圍內,因為90後人口基數本來就小。此外,大多數90後仍處於未婚狀態,要麼享受戀愛,要麼還是單身,對於他們來說,結婚還不在考慮範圍內。

哪些人最容易晚婚?

一是條件優秀重視婚姻質量者

二是高學歷者

三是受到房子等經濟條件約束的人

隨著很多女性知識水平提高了,基本上都是大專、本科以上,如果恰好再讀個碩士、博士,結婚推遲也是必然的。簡單推算一下,一個女性上完大學就已經23歲左右了,如果讀完博士,那勢必會在30歲以後結婚了。越來越多的女性隨著年齡資歷的增長,自身的事業經營得越來越好,對男性的依賴度變小,對婚姻的妥協度也越來越小,也就不會著急嫁出去。

而女孩子難找對象,也有特殊原因,受世俗的眼光影響,女性比男性找對象的年齡跨度要小很多。比如,40歲的單身漢,20歲到40歲的女性都是他的考慮範圍。40歲的未婚女,她的挑選範圍只會往上看,一般不太會考慮比她小太多的。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其實不光是中國存在晚婚這種現象,就算是在外國也是如此。在澳洲如果你不想結婚的話,去政府領一張合法關係證書,那麼你們的關係也是被法律承認,受法律保護的。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澳洲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澳洲男性結婚中值年齡為31.8歲,女性結婚中值年齡為29.8歲,比率處於上升趨勢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在這樣的大環境影響下,普遍晚婚的現象也不難理解了。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所以說沒有結婚的盆友們也別怕,如果有人非要和你扯神馬“大道理”,你就把這篇文章甩ta臉上——整個社會結婚都這麼晚,我(還沒遇上合適的人)這麼早結婚幹啥?標新立異嗎?!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有一種孤獨,叫你爸媽覺得你孤獨。

有一種慘,叫你爸媽覺得你過得很慘。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近年來,中國的“空巢青年”人數迅猛增長。年輕人獨居不再是個別現象,而是非常普遍的情況……

China’s population of adults living alone has grown 16 per cent since 2012 to reach 77m, according to government statistics compiled by consultancy Euromonitor. By 2021, the number is set to rise to 92m. 中國獨居成年人達7700萬,較12年增長16%

The shift is driven by a trend towards later marriage in China, led by prosperous cities. In Shanghai, the average first marriage age for women has reached 30, up from 27 in 2011. Marriages are also shorter due to a doubling of the divorce rate in the past decade.→上海女性的初婚年齡已達30歲(注:上文提過的28.14歲為2014年數據)

▲Food companies target China’s surging single economy (via Financial Times)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然而,當長輩們還在為子女“孤身一人” “無人照顧”而各種焦慮操心時,年輕一代的單身汪們,早已習慣並享受起了獨立自由且豐富多彩的單身生活。

——就拿最尋常的“外賣”來說事。

什麼一個人做飯很淒涼一個人下館子很尷尬……這些矯情的想法你縱使有,也會馬上被迅速又便捷的外賣服務給征服。從米其林餐廳到品質連鎖店再到路邊小館,各種風格各種價位,24小時任君挑選。

這一點,在大城市裡尤其明顯。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The trend is accompanied by a profound change in people’s perceptions of remaining single: the concept is no longer stigmatised,” the group said in a recent report, meaning singles “dine, travel and pursue activities by themselves”.

▲Food companies target China’s surging single economy (via Financial Times)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年輕人開始享受這樣的獨身生活。更何況,只要你樂意,你隨時可以通過網絡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一項針對年輕人的調查顯示,“婚戀”對個人幸福的貢獻度在6個選項中為倒數第二,排在朋友、愛好、事業等之後。

當然了,家長們可能會擔心獨居的安全問題。這一點的確值得關注。

但是,和他人合租、購買“防狼設施”等等……或多或少能起到一些作用。

更重要的是,僅因為“安全”或者“不便”而結婚,把婚姻看做達成某個目的的手段,這種想法本身就挺可笑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所以小鹿在此想說:想結婚就結婚,不想結就不結就這麼簡單。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有事沒事還能上“場景菜單”,給自己定製一場單身盛宴。

初婚年齡竟然平均34歲+?!520不結婚咋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