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有流派嗎(一),資本的罪惡

鋼琴有流派嗎(一),資本的罪惡

西方音樂史是否就是教科書講的模樣?

西方音樂史是否只有一個版本?

讓我們給你不一樣的內容,

古典音樂意外史!!!


鋼琴有流派嗎(一),資本的罪惡

當下有一個頗為流行的名詞——討好型人格。如果這個概念引入音樂領域,莫扎特、海頓等之前的音樂家基本上都應該是這一類型 。當時音樂是為了讓那些外行的大人和太太小姐們高興的玩意兒,在教會以外使用音樂最頻繁的場所是餐廳和聚會,要盡力寫出不挑戰聽眾智商,不會引起消化不良的親切音樂是那個時候音樂家的創作基礎。所以、巴洛克和以前的世俗音樂本質上是按照不刺激人聽覺神經的規則前提下寫成的,這也就是為何現在這些音樂對一般人來講依舊“和藹可親”的原因。

到了十八世紀後半葉,為了取悅客人而增加的表演成分,聲音和器樂的名家藝術(詠歎調和協奏曲)興盛起來,音樂的作用從單純的宴會助興和舞會伴奏變的更加包含藝術欣賞性。

鋼琴有流派嗎(一),資本的罪惡

到了十九世紀,從貝多芬這位音樂巨人開始,音樂從取悅客人變成了承載作曲家內心的感動與思考,組曲家開始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而進行創作了。這如同從“地心說”向“日心說”的哥白尼式轉變,一旦發生了,音樂家內心的那支“小野獸”就被釋放出來,他們樂此不疲、逐步升級,終於將音樂升級、推演到如今“外行人”完全不能使用的獨立語言——現代音樂。

演奏家也需要緊跟時代變遷的腳步:在器樂演奏和管絃樂隊沒有獨立出來,一心一意做著“伴奏”工作的時代,所謂的音樂家實際上給“僕人”沒什麼區別,只要能完成接待任務並且不招搖就好。到了十八世紀,演奏行業中的名家技藝開始受到追捧,這似乎給了曾經身似僕人的演奏家們一個上升的社會階梯,身懷絕技的演奏家們開始湧現,少年莫扎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隨之而來的就是演奏家領域的明星圈出現了,在明星效應和演奏領域中,專業與業餘的涇渭分明之下,外行們被越拉越遠,舞臺終於跟他們無緣了。

鋼琴有流派嗎(一),資本的罪惡

十九世紀是誕生演奏家的時代,在上半葉,根據著名演奏家們的需求,大規模的器樂改良運動開始了;十九世紀中葉之後,樂器基本定型與現在大致相同了。

鋼琴作為家用樂器,為了滿足在“更大場合表演”的需求也進行了大型化的轉變;絃樂器加長了指板、加高了琴碼、增強了力度,在擴大音量方面做足的功夫,甚至還發明瞭“圖爾特弓”,為音量的增強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管樂器陸續增加了伐鍵,推進了快速音群時候運指的合理性。可以說演奏技巧提升和樂器發展就猶如DNA的雙螺旋,彼此糾纏,密不可分。小提琴世界裡出現了帕格尼尼,鋼琴世界裡出現了李斯特、肖邦、勃拉姆斯這樣的超級明星。

鋼琴有流派嗎(一),資本的罪惡

十九世紀是演奏家的黃金時代,演奏家在聽眾狂熱的追捧下徹底翻身做了音樂的主人。莫扎特、海頓的奏鳴曲是普羅大眾都敢涉獵的領域;而李斯特、肖邦的作品卻成了非職業選手的禁區。音樂在演奏方面成了“職業選手”的主場。從那以後,滿足職業演奏家的“私人定製”成為音樂創作的風向標。

進入二十世紀,隨著廣播、電視、錄音等傳播手段的介入,音樂走出了音樂廳成為了全世界及時共享的藝術。傳媒手段的介入,著名演奏家被不斷的包裝出來。“萬人空巷”不再是一個帶有誇張意味的修辭,而成了現實——比如演奏家布寧的音樂會動輒就會吸引數萬人;霍洛維茨的音樂會門票一張能買到五萬日元……這些對於前幾代音樂家猶如“天方夜譚”的童話,真的在二十世紀變成了現實,你不得不感嘆資本力量的恐怖以及傳媒力量的神奇。

鋼琴有流派嗎(一),資本的罪惡

人的慾望總是無限的,給這樣的“造星”運動配上加速器,“音樂比賽”誕生了。二十世紀,那些猶如節日的音樂比賽,在二戰之後猶如雨後春筍,迅速恢復繁榮起來。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就是“鯉魚跳龍門”,可以一夜之間從默默無聞變成超級巨星。

當然,副作用也是相仿的慘痛,因為音樂從業者變的“一切為了打比賽”:考音樂學院變成了比賽、學習過程中也有比賽、為了成為職業演奏家也要參與商業比賽,音樂家命中註定要跟旁人決一勝負。商業運作、造星主義使得音樂從業者錯誤的認為:只要“炫技”就能成為職業演奏家,但他們能被視為是十九世紀“超級技藝”的時代延續嗎?

鋼琴有流派嗎(一),資本的罪惡

和十九世紀的高超技藝相比,曲目難度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對演奏家的要求。“零失誤”似乎成為任何一項比賽的評分基礎,“出錯”成了不可原諒的事情,演奏家再一次被綁架了,不同的是這次奴役他們的不是曾經高高在上的貴族、教會;而是樂器本身,毫不誇張的說他們淪為器樂的奴隸,要求他們精準到像一臺機器一樣去把樂器奏響。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訴求”下,不同人彈奏出“相同”的貝多芬是一件多麼令人揶揄的事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