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乾貨」如何成爲一個職場溝通高手?

前 言

作為一個職場人,你的工作註定不是一場單打獨鬥,很多時候都需要其他同事或合作方的支持,才能完成任務。所以面對不同對象,溝通交流就特別重要。

好比說,有的人說話直,以為這樣會得罪人,其實未必。反而那種過分圓滑油膩,繞圈子打太極, 說了等於沒說的人更不受歡迎。

因為在職場上,溝通還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說再多的漂亮話,解決不了實際情況,還不如閉嘴。

「職場乾貨」如何成為一個職場溝通高手?

現在有很多付費課程總喜歡教導什麼說話之道,公關們也喜歡出書分享自己的溝通藝術。其實學習再多,不如實踐中用上,希望以下的內容,你看了覺得有道理的可以工作溝通中用上。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對下屬談話需要自信,但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什麼。很多時候你能從別人對實習生的說話態度上看出問題的。那些總把 “聽明白了嗎?” 掛在嘴邊的人,對比那些講 “我說明白了嗎?” 的人,是不是很明顯有差?

前者把責任推給了接收方,萬一聽的人真沒聽懂,也不好意思提問了,再問就意味著他的理解能力有問題。帶著疑惑去工作時,最終的完成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後者則是把解釋清楚的責任給攬下來,聽者說出“不明白”也毫無心理負擔。要求和準則都交待得清清楚楚,下屬的工作完成度才高。

「職場乾貨」如何成為一個職場溝通高手?

還有當你要評價下屬的工作成果時,一個簡單的轉折句型,也會有很大差別。

例如說 “這份方案做得很漂亮,但不實用” 和 “這份方案不實用,但做得很漂亮” 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先揚後抑會讓對方把情緒過多地放在後面的否定上,放大不好的情緒,導致溝通失敗。而先抑後揚則令人舒服很多,會更願意把精力放在彌補過失上。

和同事之間說話,人前不該說的,背後更別說。傳到當事人耳朵時,會是完全變樣的添油加醋版本。

要不要隨大流附和,得看情況。當你沒有很明確想法時,別說“隨便”,說隨便好像你很有自己的主張,卻不好意思說出來似的。直接說“聽你的”,這樣大家的工作都會容易很多。

「職場乾貨」如何成為一個職場溝通高手?

在別人有強烈的比較欲和吹牛欲時,也要學會附和,說一句“我也是”,然後閉嘴。而在別人自嘲的時候,你更不能跟著附和。

對上司說話時,要有分寸感,把每一句我不會,改成我可以學。

老闆可以把你當朋友,你千萬不能把老闆當朋友。我見過不少人就栽在這件事上,有些老闆的確個性很好,平易近人,相處起來讓你覺得他不把你當下屬,像是朋友。說錯話,做錯事也沒什麼,他會替你兜著摟著。

「職場乾貨」如何成為一個職場溝通高手?

你一旦習慣了這種相處方式,就容易放鬆自己,什麼小過錯小毛病都不當一回事。覺得自己是老闆的朋友嘛,肯定能獲得理解體諒。

殊不知這樣的情況多了,你在老闆心中會跌得更快。他除了希望你有朋友輕鬆親密那一面,更希望你要盡員工該盡的責任,保持專業的一面。

話不要說得太滿,人不要熟得太快

很多職場雞湯會教大家要懂得拒絕,什麼做一個老好人並不會令你添分。我只能說這句話對了一半。

做個老好人的確沒用,但如何拒絕人其實不是關鍵,拒絕人誰不會說啊,要知道不是每個要求都這麼好拒絕的,特別是來自老闆或強勢的甲方,他們最不愛聽的就是“不”。你不做嘛,那就找個能做的人來代替你咯,所以知識點應該是:學會管理別人對你的期望。

「職場乾貨」如何成為一個職場溝通高手?

意思就是,有時候你感覺某件事老闆的判斷是錯的,但他依然要求你去完成。如果你拒絕,然後直接解釋你的想法,會讓他覺得,你都還沒做,為啥要找那麼多借口呢?

你應該馬上答應去執行,但要在具體的環節上,給出你的分析,告訴老闆潛在的難處和未知的風險,要讓他覺得如果這件事中途出了差錯,也是合情合理的。這樣到最後如果順利完成了,你加分,完成不了,也不會扣分,因為對方心中已經有預期了。

「職場乾貨」如何成為一個職場溝通高手?

其實效果等同於說了不,只是過程要再做得更細緻一些。不要嫌麻煩,比你優秀的人在細節方面就是比你思維縝密,考慮周全。

包括其他同事對你提出的幫忙請求,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管理好他們的期待。大家可能不會記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會記住你給大家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