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說起辛棄疾,似乎人人都會想到這位“詞中之龍”,豪放派詞人代表。他和蘇軾合稱“蘇辛”,和李清照合稱“濟南二安”。他的心裡面始終是懷有著忠貞的愛國情懷,總所周知,他所生活的宋代經受著內憂外患,金人入侵的苦難,辛棄疾年少的時候就帶兵親自抗爭,為國效力。但是這樣的偉人,他的後半生卻是悲苦無奈的,從他流傳後世詞裡面就可見一斑。

辛棄疾的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積極抗金,親自甩領部隊,將敵人打的落花流水,他本人更是名噪一時,但是此後他南歸,在餘生的四十年裡面都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他本來是一匹馳騁在遼闊草原的野馬,應該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去盡情的奔跑,但是卻被現實拘束在了一小片土壤之中,怎麼也掙脫不了殘忍的桎梏。他心裡面的痛苦焦慮可想而知。這個時候,辛棄疾感慨人世,寫下了《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內》: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的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年少輕狂,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憂愁,喜歡登上重重疊疊的高樓遠望,為了寫新詞而強迫自己抒發憂愁。而如今嚐遍了愁的滋味,想要說出口卻難以表達,只能說是天涼了天氣真是好啊!

整首詞都是在寫詞人的憂愁,辛棄疾通過“少年”和“而今”的對比,表現出了自己對於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失落,側面發抒發了他對於南宋王朝的不滿的失望。

辛棄疾的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上片寫自己登高遠望,根本沒有體會過人世間的憂愁,年少輕狂,為了詞作裡面有些憂愁的色彩而強行說愁。下片沒有具體的描寫自己究竟經歷了什麼樣子的憂愁,只是用一句,“而今識盡愁滋味”,一筆帶過,或許是愁太多了而無法細緻表現,或許是留給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這一切都是“欲說還休”。這個時候的辛棄疾,經歷了人世間的太多變遷,自己也在職場裡面浮浮沉沉,他早就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愁,但是隻能是強裝出一副慷慨大方的模樣,“卻道天涼好個秋”,實則越是如此這般,越是顯得出一種荒涼之感,人稱他的詞作“色笑如花,肝腸如火”,這樣看來,確實是能夠感受得到,辛棄疾的熱血豪情。

辛棄疾的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將自己的所有不滿全部化作了指尖的力量,寫在詩詞裡面,留給後人欣賞。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辛棄疾甚至是在夢裡面都懷念著從前的軍旅生活,他是多麼的渴望可以再次的走上戰場,奮力殺敵,“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在不得重用的後半生裡面,一直懷念著從前的奮戰生涯,過去的榮耀就像是一顆閃閃發光的星子,讓辛棄疾想來來就會激動不已,熱淚盈眶,但是一切都是泡沫,過往的所有早就是隨風逝去。辛棄疾怎麼甘心,自己此生再也不能殺敵報國,再也無法走上戰場!據說辛棄疾在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他一生的願望最終還是落空,一代偉大的豪放派詞人就此含著遺憾長眠於世,可惜他得以善始卻無法善終。

文 | 西北(三度平臺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