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有一人成功开了千人公司!面对财团收购他如何抉择?

本文为顺序精读《三国志》第224篇文章

今天我们继续来讲田畴接下来的内容。上一篇我们看出,对于和刘虞的感情,田畴可谓真真切切,在河北地区他的名字也被冠以义士的称号。在公孙瓒把他放了之后,他将何去何从呢?答案是开办公司!

汉末三国,有一人成功开了千人公司!面对财团收购他如何抉择?

田畴

田畴逃脱了公孙瓒的魔爪,没有加盟别的势力,而是率领宗族及其附属者共几百号人扫地而盟:这件大仇不报,自己不可立于世!

如何报仇?田畴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他毅然决定,率领大家进入徐无山这个地方。徐无山,一个百度百科都不好查到的地方,不过我们大概从《三国志》可以看出,进去的路非常险阻,但“柳暗”后有一块平地非常适宜人们居住。

公孙瓒不义,世界不义,我要建立自己的“乌托邦”——小编案

田畴决定在这个相对安稳的环境下,从孝做起。以孝闻名的徐无山,很多百姓都主动找到田畴建立的世界,几年内共有五千多家人。在当时河北除了张燕,谁能够立起五千多户的“组织”?

田畴看到自己的圈子越来越大,就对父老乡亲表示:“诸君不嫌弃我不肖,愿来相就,我们大家自成一邑,但并不统一,恐怕并非长久之道,希望我们选择长者作为小邑的主人。”

在尊老的年代,在动乱的年代,道德至上的模式很容易受到推崇。——小编案

大家当然同意有一种公认的秩序,虽然结果不是老年人领班,而是推举了有能力的田畴带头。

汉末三国,有一人成功开了千人公司!面对财团收购他如何抉择?

田畴

有了人,就要有规矩,田畴对老乡们一五一十的表示自己来这里并非苟活,而是要图大事,终极目标就是雪耻。现在虽然有了小团体,但仍怕内部出现矛盾,导致没有出路。希望推出我们的自治条例,我们大家共同实施。

于是公认版公司章程就出现了。

主要章程约束的有杀人,伤人,偷盗,和诤讼之细则。凡是严重犯法的将会处死,如果情节比较轻择需要用某种形式抵罪,总共二十多条章程。

除了我们疑似的“刑法”,还规定了一些“民法”和指导意见。

其中包括婚姻嫁娶的礼节规则,兴学校明确教育重要性的条例,社会规则的便民化梳理。

有了上述的指导意见和管理条例,田畴创造的地界儿人人便利,甚至达到了路不拾遗的高度。

要说有成功经验,当然得蹭着点其他主体对田畴的好评。

田畴这么一搞,原本是名不见百度的地方突然有巨大影响力,甚至乌丸和鲜卑各部都派遣会汉语的使节前来致贡,甚至有的民族哥们打算加入到田畴的阵营,田畴面对投来的朋友一并笑纳,约束条件除了当地制定的之外多了一条永不为寇的要求。

名声越来越大,当然就要有财团收购。养了几万粉丝的公众号后台也会有无数公司的销售人员和运营人员跟你接触。——小编案

汉末三国,有一人成功开了千人公司!面对财团收购他如何抉择?

袁绍

当时袁绍曾经数次征辟田畴,还曾经授予他将军印,封他为安抚北方的主管,田畴并没有接受袁绍的邀请。

袁绍病逝后,他的儿子袁尚仍然不放过田畴,希望他能够为自己打工,田畴用实际行动告诉袁尚:“NO!”

拒绝了某个高价位的收购,也许是脑子坏了,也许是另有希冀。我们猜到了,田畴是后者。

田畴后来如何了?请持续关注小弟接下来的文章。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由全网统一账号:“正聊三国”原创。对汉末三国西晋正史感兴趣的朋友请多多关注。欢迎大家多多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