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電綠遍江南岸

11月10日下午,江蘇無錫風和日麗,絲毫沒有入冬的樣子。在京杭運河新安水上服務區,十餘艘貨輪船頭衝著岸邊並排停靠,有幾艘還伸出一條線纜,連上矗立在岸上的岸電樁。服務區的小超市裡,三四位船民你一言、我一語,正跟店主阿福交流岸電使用心得。

一位女船主疑惑地說:“我是第一次用岸電,不知怎麼回事拔接頭時跳閘了。”阿福馬上接話:“這個樁有防水防震防撞功能,你插拔的時候要輕一點,你當這是自家接線板啊。”話音未落,已引得鬨堂大笑。另一名男船主接著說:“多用幾次就懂了,這樁太方便了!”

超市貨架上豎著一塊醒目的牌子:岸電樁配件區。阿福拿起一個岸電樁船用接頭,笑呵呵地說:“新生事物嘛,大家不會用,我就指導一下,用好了我就有生意了。”

岸电绿遍江南岸

在今年9月25日舉行的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現場推進會暨京杭運河岸電全覆蓋啟動儀式上,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三方就共同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未來兩年,京杭大運河水上公共服務區將實現綠色岸電全覆蓋,東部沿海、長江沿線也將全面推進港口岸電工程建設,“兩縱一橫”綠色運輸線逐步成型,港口碼頭大氣和噪音汙染將持續減少。

目前,江蘇已先行一步,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內江河湖海港口岸電全覆蓋,率先實現省內內河航道水上服務區岸電系統互聯互通,形成典型示範效應。

水上人家樂享新生活

在京杭運河新安水上服務區辦公樓外,來自安徽蕪湖的船民侯刻霞,正和同鄉從服務區快遞寄存點往船上搬運一臺半自動洗衣機。

這是一艘長45米、寬9米,載重900噸左右的貨輪。船艙裡滿載黃沙,把船體深深下壓,甲板離水面最近處不到1米。5年前,侯刻霞和丈夫親自到船廠監工,花了上百萬元,按照自己的心意定製了這艘船。船尾數盆綠植生機勃發,彷彿訴說著這戶水上人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打開生活區艙門,下兩級臺階,就來到侯刻霞的家。客廳兼餐廳裡擺放著餐桌、沙發、立式空調,廚房裡是整潔的煤氣灶臺、吊櫃,電飯煲、電熱水壺、冰箱各就各位,臥室裡懸掛著電視、空調……若不是腳底下有輕微的晃動感,還以為參觀的是陸地上最普通不過的一戶人家。

客廳裡貼著一幅卡通字母表,卻不見小孩子的身影。侯刻霞說,過去她和丈夫還有兒子媳婦帶著小孫子一起生活在船上,今年小孫子6歲了就送回老家上學了。現在她和兒子在跑船,從長江上拉貨,過閘,沿京杭大運河一路南下,來到位於新安水上服務區附近的物流碼頭卸貨。“我們一般就在服務區等卸貨通知,一等就是一兩天,有時要三五天甚至更長時間。”她有些習以為常地說。

“跑船的時候,機器一響,家裡都有電。”侯刻霞介紹說,位於甲板下的柴油發動機會附帶發電機發電,發電機則同時給電瓶充電。但船舶靠港期間,電瓶裡的電只夠看看電視,給手機充電。到了大熱天,船上必須開空調,否則溫度能達到五六十攝氏度,這時就得依靠安裝在船頭的燃油輔助發電機發電。而燃油輔機發電不僅噪音大,還冒黑煙,氣味難聞,發電電壓也不穩。“一晚上還要起來兩三次,給柴油輔機加水降溫。”侯刻霞說。

岸电绿遍江南岸

從去年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侯刻霞發現新安水上服務區裝上了12根岸電樁,每個樁有兩個接口。只要到服務區裡買卡、充值,並給船用電纜配上一個岸電樁接頭,就能輕鬆用上大電網的電。

“用岸電不僅方便、乾淨,還更便宜。”侯刻霞說,以前自己跑一趟船能掙三五千塊錢,現在只能掙兩三千,在開銷上更要精打細算。

正說著話,侯刻霞又一位安徽老鄉駕船緩緩駛入港口。只見這艘代號“遠洋宣城0822”的貨船船主把裝有岸電接頭的電纜使勁甩到岸上,然後上岸刷卡取電。這是一個四口之家,大兒子已回老家上學,小兒子陽陽一歲半,跟著爸爸媽媽常年生活在水上。

男主人叫沈亮,今年36歲,從1996年開始搞水上運輸業。他這樣算了一筆賬:夏天開空調時,用柴油輔機發電一晚上要一百多塊錢,用岸電只要二十幾塊。從今年4月岸電樁正式開通結算功能以來,他大概用了800塊錢。“夏天這裡能停四五十條船,來晚了岸電樁都排不上。”

無錫市區航道管理站工作人員殷波說,今年以來,新安水上服務區供電總量近2萬千瓦時,插電總次數1700多次,僅7月一個月就供電8600千瓦時。

岸电绿遍江南岸

內河服務區互聯互通

雖然沈亮還沒有在其他服務區刷過卡,但他知道,他手中這張預付卡在江蘇境內內河航道17個水上服務區岸電樁上都可以使用。

今年7月,江蘇省佔地面積最大的水上服務區——京杭大運河鎮江水上服務區也投運了10套岸電樁,同時可以為20艘船供電。在服務區現場,山東籍船主胡治表示,他常年經由諫壁船閘送石子、水泥、鋼材等建材到丹陽、常州等地。“岸電比起柴油發電至少降低了三分之一的經濟成本,加上之前江蘇省政府為降低企業成本減免的20%的過閘費,船民的日子好過多了。”胡治說。

江蘇共有內河航道里程2.4萬公里,航道密度為24.2公里/百平方公里,均居全國第一。長江和京杭運河是我國最重要的內河水運主通道,而長江江蘇段369公里、京杭運河江蘇段683公里是其中通航條件最好、船舶通過量最大、社會經濟效益最為顯著的區域。

但與此同時,船舶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不容忽視。據相關部門統計,全國船舶產生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排放量僅次於燃煤發電廠和機動車的汙染排放量,位列第三。港口城市由於靠港船舶採用燃油輔機發電產生的廢氣汙染比其他城市平均多20%;燃油輔機發電排放佔港口城市總排放的16%至30%。

岸电绿遍江南岸

從“十二五”起,我國就將“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作為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十大重點工程”之一予以推廣應用。幾年前,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會同連雲港港口集團深入研究和試點靠港船舶岸基供電技術,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高壓岸電入海。連雲港港口岸電系統通過高壓變頻、變壓等方式,形成適合各類靠港船舶使用的電源,替代船舶輔機發電,實現靠港船隻零排放。

國網江蘇電力營銷部工作人員阮文俊介紹說,從2015年起,在各級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指導支持下,國網江蘇電力結合江蘇綠色示範港口創建活動,依託連雲港高壓岸電示範項目建設經驗,全面開展港口岸電推廣專項工作。

截至今年9月,江蘇全省已累計建成各類岸電系統4375套,其中,高壓14套、低壓604套、小容量3757套,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內江河湖海港口岸電全覆蓋,率先實現省內內河航道水上服務區岸電系統互聯互通。

根據今年4月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航道局與國網江蘇電力聯合印發的《關於協同推進江蘇內河航道水上服務區岸電系統建設及互聯互通的實施意見》,至2020年將基本實現省內內河航道水上服務區、公務船艇停泊碼頭和適建船舶停泊區等船舶聚集區全覆蓋。在今年夏季用電高峰到來前,江蘇17個內河航道水上服務區共建成標準化小容量岸電系統162套,實現“一卡通”消費。

這種低壓小容量岸電設施適用於船舶輔機功率不超過20千瓦、單相電用電容量不超過8千瓦的內河小型船舶接駁取電,同時配套軟件管理系統,實現髮卡、接電、監控、計量等功能。船民不需要對船舶進行任何改裝,只需增設一個轉換接頭和辦理一張充值卡,便可即插即用,且在江蘇全省聯網通用。

“這套岸電系統最早在無錫新安水上服務區試用,去年以來相繼在京杭運河、蕪申運河、蘇南運河、連申線上的16個水上服務區進行了推廣應用。”阮文俊介紹道,內河航道水上服務區岸電系統互聯互通後,預計每年可減少船舶靠港使用柴油2243噸,減排二氧化碳7821噸,實現替代電量448萬千瓦時。

理順相關政策機制

提及江蘇港口岸電建設經驗,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航道局科技處科長常致認為,主要是政府各部門建立了協同推進機制,推動出臺了各項支持性政策,尤其是理順了岸電價格政策。

資金補助方面,今年上半年,交通運輸部公示了第一批57家單位靠港船舶使用岸電2016~2018年度獎勵資金申請項目名單,近3年將按60%、50%、40%的力度對這些項目的岸基供電設施建設、船舶改造、設備購買等費用予以補助。江蘇蕪申運河宜興水上服務區岸電項目等也在補貼之列。

岸电绿遍江南岸

在江蘇省內,江蘇省環保廳對岸電建設給予20%的補貼資金,2015~2016年共計下達補助資金3429萬元。國網江蘇電力還主動承擔因建設岸電系統而引起的用戶接入系統改造費用,共計減少用戶投資3550萬元,且對所有設計及施工給予優惠,極大地降低了港口及船舶建設岸電和受電設施的投入。

同時,江蘇省物價局參照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的用電價格和服務價格,出臺了船舶岸基供電設施用電價格和服務價格專項政策,推動岸電建設進入良性循環。江蘇全省13個地市已全部出臺岸電服務價格政策,收費標準在1.1~1.2元/千瓦時。而內河船舶用0號柴油,單價6733元/噸,度電成本為3.36元/千瓦時,遠高於現行岸電服務價格。

經過前期努力,江蘇港口岸電發展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也首先遇到了各種問題。常致總結道:“我們認為需要克服的主要難題是提升港口岸電使用率。目前國家還未出臺統一的國家岸電標準,船舶岸電接口在不同港口之間無法通用,岸電自動化程度不高,接口連接、費用結算等環節需要人工參與,港口、船舶在建設、改造和使用港口岸電方面的成本偏高、投資回報期過長,還未形成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

相比於內河航道,沿海地區推廣高壓岸電設施面臨的問題更加嚴峻。“調研長三角地區港口岸電設施可知,目前低壓岸電推廣順利且使用率高,但是長三角(兩省一市)區域現有可用的高壓岸電裝置目前大部分處於試驗階段,由於供售電機制不順及供電價格過高等問題,導致岸電裝置難以正常運營。”在今年8月3日召開的交通運輸部船舶排放控制區方案落實現場推進會上,一位港務管理人員如是指出。

從高壓岸電的價格上看,據查,沿海沿江船舶用重油單價約1800元/噸,岸電燃油消耗率約為0.5千克/千瓦時,即燃油發電成本約為0.9元/千瓦時,低於現行岸電服務價格;含硫量1%及以下的低硫油單價約合2400元/噸,燃油發電成本約1.2元/ 千瓦時,與現行岸電服務價格持平。

業內人士指出,若油價保持低位運行,遠洋船舶接入高壓岸電從經濟效益來看並不划算,再加上接駁費時費力,若沒有政策強有力的推動,很少有船公司願意嘗試接駁岸電。

“在目前沒有強制使用岸電的情況下,經濟性是吸引船舶的最大理由。”阮文俊希望,國家層面和江蘇省能通過加強岸電互聯互通、提升岸電運行服務水平、完善岸電服務價格政策、加大港口和船舶排汙管控力度等種種措施加快岸電實用化,同時引入“互聯網+岸電”等互聯網思維,在江蘇內河航道水上服務區岸電互聯互通成功試點的基礎上,推動實現江河湖海港口岸電的互聯互通。

更多改變即將發生

針對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頂層設計層面正在合力扭轉困局。

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交通運輸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將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列為重點推廣技術領域。交通運輸部發布《港口岸電佈局方案》,系統佈局493套港口岸電建設目標。國家能源局將港口岸電建設納入國家“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並正式發佈。國家部委、港航集團和電網公司等已共同做出努力,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岸电绿遍江南岸

繼今年9月25日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三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表示將在港口岸電的規劃佈局、政策支持、示範建設、市場運營、標準規範、創新發展等方面開展長期合作與交流後,10月24日,國家能源局同意成立能源行業岸電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由國網南瑞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擔。今後,岸電規劃設計、電網接入、裝備製造、施工安裝、檢驗檢測、運行維護和計量計費等領域標準化工作將實行統一歸口管理,並研究建立岸電設施技術標準體系表。

這些都意味著,國家層面協同推進港口岸電推廣和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的互聯互通將實現新突破。

國家電網公司作為發展綠色清潔能源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一直是推進港口岸電建設的重要力量。在擔任第一屆能源行業岸電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之前,公司已研發形成了全系列、高低壓岸電技術設備與產品體系,充分採納交通部門、港航企業及科研院所等各行業專家的意見建議,制定發佈了14項港口岸電企業技術標準。

同時,公司累計投資約1.4億元,先後在 “兩縱一橫”區域推動建成600多套岸電設施,研發建成省級岸電運營服務平臺,初步形成了國內示範帶動作用。這些示範工程除了上述提及的京杭運河江蘇段水上服務區小容量低壓岸電全覆蓋及互聯示範系統外,還有世界最大、亞洲首套上海吳淞口國際遊輪碼頭變頻變壓高壓岸電系統、浙江寧波港6套合計22兆瓦集裝箱高壓岸電系統等。

按照公司制定的“十三五”實施港口岸電路線圖,在京杭大運河碼頭、水上服務區泊位已建成408套岸電設施的基礎上, 公司將把實現京杭運河岸電系統互聯互通全覆蓋作為下一步工作重點,全面推進京杭大運河水系綠色生態建設。

在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的推動下,在船、港、電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下,不久的將來,靠港船舶必將更加低碳環保,港口城市的空氣將更加清新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