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流军事电影: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新主流军事电影: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这支人民军队的光辉奋斗历程,是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传统的军事题材电影也在弘扬主旋律和民族精神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沉寂后,《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和《战狼》系列等军事题材电影以新主流军事大片的姿态重新爆发,呼应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实践,展现出了更优异的电影制作能力和更深厚的艺术水准,奉献出了观众满意的作品。

其中《战狼2》一举打破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成功跻身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成为现象级的文化事件,极大地唤起了观众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艺术源于生活,反应重大时代变迁的作品具有撼动人心的巨大力量。在这个为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时代,用影像的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是电影人的重要课题,也是文艺工作者们的历史责任。

军事题材电影或者说军事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对80后、90后的年轻人们来说,即使不曾亲眼目睹,也大约听说过《上甘岭》《闪闪的红星》《地道战》的“江湖传说”;至于四五十岁的观众,这些军事电影则是他们青少年时期重要的文化产品,看过几遍甚至几十遍者大有人在。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地道战》的拷贝发行量超过3000份,观影人次达到了惊人的18亿。

这样的繁荣既得益于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体制,也和军事电影本身的特质相关。

军事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和政治意识形态属性,使其在宣传国家意识形态、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历史题材的军事电影长期占据着国内市场主流。

传统军事电影从中国革命历程中汲取了丰富养料,它们所讲述的中国革命故事被观众们广泛接受和认可,凝结成了一代人的红色银幕记忆。

然而当这样的“黄金时代”终于渐行渐远,中国的军事电影迎来了近三十年的尴尬沉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军事电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逐步走低,号召力不复从前,传统的叙事方式在国外成熟商业大片对照下更显笨拙,曾经光芒四射的主旋律元素备受调侃甚至嘲讽……军事电影“失落”了。

但这样的“失落”并非意味着观众对军事电影需求的“丢失”。

当《战狼》们横空出世,观众们压抑已久的热情便瞬间被引爆,蜂拥着票房一路走高。

这样的现象级文化事件甚至引发了学者乃至产业的高度关注,也是最近炙手可热的“新主流军事电影”概念的由来。

毫无疑问,“新主流军事电影”这个概念里最核心的部分是“新主流”,从1999年评论家马宁第一次提出“新主流电影”到现在,“新主流电影”的概念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

作为传统主旋律电影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商业化、市场化探索,“新主流电影”遵循着“受众为王”的原则,高度重视主流市场的需求,以更加成熟的叙事和市场号召力,通过更通俗的表达方式、对现实和历史新的关照视角来展现主流价值观,是主旋律电影的“升级版”。

而作为新主流电影的分支,新主流军事电影也呈现出了商业化、类型化、多元融合的时代特质。

——首先是题材的拓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主流军事电影不再拘泥于红色历史“老本”,更青睐兼具时代感和普适性的题材内容。

《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和《战狼》系列等影片所涉及的禁毒、维和、撤侨、反恐、跨境军事行动等元素,显然是新的时代背景、新的社会实践提供的素材。

——其次是类型的融合。军事电影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范畴,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战争、史诗、悬疑、警匪、动作等多种类型都有被运用的可能,《战狼2》就被陈旭光教授界定为“立足战争(军事)片、动作片类型及超级‘英雄’亚类型片”的“新主流电影大片中的一脉亚类型”。

类型的融合深化拓展了军事电影的受众群体,多种类型元素的综合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影“讲好故事”的能力。

——还有英雄人物塑造手法的改进。军事电影中的英雄角色是传递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力量的关键。

脸谱化的英雄已然不时兴了,新主流军事电影对英雄人物进行了巧妙的“脱冕”和“袪魅”,既不惮于展现主角“人性”的缺点,又坚定地呈现他们爱国主义、民族大义的主旋律价值观。

——最终在新的电影工业标准下制作完成。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大制作、大投入、大特效所产生的观影快感和审美体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战狼2》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动作戏占到三分之二,制作成本达2亿元 ;《红海行动》更是我国首部调动现役最新军舰参加拍摄的动作大片,多种重型武器的亮相令观众们大开眼界。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自诞生起,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始终致力于弘扬主旋律、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

多年沉淀之后,军事题材电影以新主流军事大片的姿态重新爆发,展现出了更优异的电影制作能力和更深厚的艺术水准,呼应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丰富实践,奉献出了观众满意的作品。

当然,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仍然值得重视,譬如军事专业性方面有待加强,人物形象有扁平化的倾向,民族情感的表达有时还显得较为狭隘等等,这些不足或多或少会影响塑造国家形象的效果,但也给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留下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新主流军事电影: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