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迎春花市欲申報世遺

广州迎春花市欲申报世遗

廣州市越秀區西湖路花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 攝(資料圖片)

羊城學堂

新時代 新作為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張姝泓 通訊員鄺珊

9月1日上午,羊城學堂系列講座在廣州圖書館開講。廣州市文廣新局黨組書記、局長陸志強以《做好文化發展新命題 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為專題進行了宣講,介紹了文化對於城市發展的影響力,廣州文化的特色和發展現狀以及下一步廣州文化發展的規劃思路。

陸志強認為,文化建設工作具有階段性。從最初構建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建設,到深入的意識形態建設,再到現在文化自信建設,步步深入。廣州的文化建設將以此對標,建設獨具特色、文化鮮明的國際一流城市。

文化消費廣州位居全國第一

曾經,有人以“文化沙漠”來形容廣州,但陸志強直言,廣州早已經甩掉這個稱呼,一系列數據說明廣州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發展迅猛。

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廣州市藍皮書研究會發布了《2018年中國廣州文化發展報告》顯示,廣州文化消費呈逐年擴大趨勢,人均文化消費水平在全國處於前列。2017年,廣州的城鎮居民人均文化消費為5040元,占人均消費性支出的13.1%,在文化消費金額與佔總消費性支出的比例上均在全國一線城市中位居第一。

陸志強分析,廣州的文化消費為什麼會這麼高,這是因為廣州的演出市場、會展市場、旅遊市場,在全國都是最活躍的。

辦好城市文化品牌推介活動

陸志強介紹,接下來廣州將不斷提升“一區一品牌”活動內涵,重點辦好廣州民俗文化節暨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等15項民間民俗文化活動;搭建文化產業發展平臺,以廣州國際文化交易會為引領,打造廣州文化貿易經濟圈;把中國音樂金鐘獎、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羊城國際粵劇節等,打造成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盛會。

同時,要讓廣州文化在國際上發光發熱,推進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廣州“迎春花市”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加快城市名片工程建設,例如“新十三行”商業街區、“北京路”名片傳統中軸線建設、觀花旅遊景點、美食風情街、城市名片系列展覽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博物館、“廣交會”展覽館、花市牌樓和花市博物館、廣州美食博物館等;舉辦一系列城市名片的文化活動。推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深化穗港澳臺文化交流合作,並舉辦廣州城市文化推介活動,辦好“廣州文化周”“絲路花語”“我們,廣州”等三大城市文化品牌推介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