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刷牙?宋代嚴重懷疑穿越,明朝的皇帝有點噁心!

每次看到牙膏的廣告,都有一個疑問?古代人刷牙嗎?嘴巴會不會很臭?然後我們就看到了電視劇裡面的情節,然後瞭解了原來古代人是用鹽刷牙的。但是這裡顯然就有一個誤區:古代的鹽可不便宜,窮苦人家一般還吃不上鹽,那時候鹽鐵都是官營。哪有那麼多鹽留著刷牙,一般來說也就是當官的和有錢人能用上鹽水漱口,但大多數人家是用不了的。是不是他們就不漱口呢?

古代人怎麼刷牙?宋代嚴重懷疑穿越,明朝的皇帝有點噁心!

顯然不是的,就像古人洗頭洗澡,早早的就發現了皂莢的作用,那麼對口腔衛生的保護,我們一直有著探索追求的中醫大夫們也不會放過。 ‍秦漢時期關於口腔、牙齒之清潔、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例如:《詩經·衛風·碩人》中形容美女牙齒“齒如瓠犀”,即指牙齒要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反之,對牙齒參差不齊者則稱之為齟齬,咬合不齊者病之為齪,排列不正者稱為齜,不平整者為齲,均視之為病態。對於禮儀形貌的要求,孔子在這方面的講究就更多了《禮記》中: “雞初鳴,鹹盥嗽”就說明人們已有了漱口的習慣。 而在《史記·倉公傳》中就批出引起齲齒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 中國對口腔清潔和健康的要求早在公元前就已有之,然而國外對於刷牙的記載,還是最早在英國的1651年。中國比國外的刷牙經驗早了近2000年.

古代人怎麼刷牙?宋代嚴重懷疑穿越,明朝的皇帝有點噁心!

曹操就顯得比較洋氣,雖然對自己的頭疼病下不去狠手,但是牙疼起來要人命還是要想點辦法的,於是命人用銀打造了一款專用的牙籤,用來剔牙,後來這款牙籤也成為了兩晉時期的一個流行物品。唐朝的時候就更貼近生活,隨地取材了,當時江南人士沿河叫賣,小販們喜歡嘴巴里叼一截柳樹枝,發現嘴巴里嚼這個東西能清新口氣,於是在當時便流行起來,在晚唐時期,那時都把楊柳枝泡在水裡,要用的時候,用牙齒咬開楊柳枝,裡面的楊柳纖維就會支出來,好像細小的木梳齒,很方便的牙刷。古語“晨嚼齒木”就是這個來源。 這個和現在印度的刷牙方式很像。

古代人怎麼刷牙?宋代嚴重懷疑穿越,明朝的皇帝有點噁心!

真正開始有牙刷的記錄是在宋朝的時候,我們知道宋朝的商品手工業十分發達,甚至出現了最早的紙幣。南宋,城裡已經有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毛孔兩行,上植馬尾,這已經和現代的牙刷幾近相似了,嚴重懷疑當時那麼發明牙刷的人穿越了。和現代的牙刷已經很接近了。不過明朝做牙刷的材料就顯得有點另人不適了,中國明朝皇帝明孝宗於1498年發明覺得馬尾太軟於是選擇了更堅硬的豬鬃毛,嗯,有點令人接受不了。

古代人怎麼刷牙?宋代嚴重懷疑穿越,明朝的皇帝有點噁心!

古代人怎麼刷牙?宋代嚴重懷疑穿越,明朝的皇帝有點噁心!

更多精彩,關注須彌山通史。小編為你宵衣旰食,筆耕不輟,點個贊或者留個言再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