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混混爲什麼一言不合就喜歡拿刀子?楊志韓信告訴你原因

小混混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喜歡拿刀子?楊志韓信告訴你原因

宣和二年某個春日的下午四點左右,東京的集市上發生了一起兇殺案。

案情很簡單,前殿帥府制使楊志到東京謀求復職,因為盤纏用盡,想在天橋上把自己的一把祖傳寶刀賣掉,結果碰到惡霸牛二,雙方爭執之下,楊志一刀捅死了牛二。

回顧案情,我們便可以發現,牛二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作死。

出場時,牛二威風八面,眾人見人如見虎:快躲了!大蟲來也!

搞得楊志莫名其妙:好作怪!這等一片錦城池,卻那得大蟲來?

仔細一看,卻是身上紋了虎的一條大漢。只見這大漢:吃得半醉,一步一顛撞將來。

有一種人,大概是最著急的投胎的,就是喝得半醉的社會大哥。

牛二大哥給楊志出了三個難題。

第一個難題,砍銅剁鐵,刀口不卷。

第二個難題,吹毛得過。

前兩個楊志很輕鬆的就展示了出來。

一:楊志把衣袖捲起,拿刀在手,看較準,只一刀把銅錢剁做兩半。

二:楊志左手妾過頭髮,照著刀口上盡氣力一吹,那頭髮都做兩段,紛紛飄下地來。

問題出在第三個上:殺人刀上沒血。

怎麼殺人刀上沒血呢?

接下來,牛二展示了怎麼叫高能作死。

牛二說:我不信!你把刀來剁一個人我看。

楊志是來練攤的,當然不可能弄個人來殺,建議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殺人。 你不信時,取一支狗來殺與你看。”

牛二道:你說殺人,不曾說殺狗!

事情到了這裡,楊志也知道對方是來耍賴了。而接下來的一句,牛二直接把自己坑了。

“你敢殺我!”

“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這是小混混耍賴的常見手段,而這些小混混之所以只能是小混混,而成不了氣侯,是因為他們儘管用這一招訛了無數人,但總有一天,會碰到一個叫楊志的人。

當牛二被楊志推開,依然鑽入楊志懷裡,叫嚷著:便打殺直甚麼!

要求這麼強烈,楊志只好:拿著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個著,撲地倒了。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血流滿地,死在地上。

橫行街市,人稱沒毛大蟲的牛二,就這樣僕在了街上。

小混混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喜歡拿刀子?楊志韓信告訴你原因

往前翻一千多年,在淮陰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情,一群惡霸圍住了一個少年,其中一個屠夫說道: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翻譯過來,就是:你要是不怕死,就拔出你的劍刺我,怕死,就從我的袴下鑽過去。

大家都知道了,這是韓信受袴下之辱的故事。

比照上面那個故事,我們很容易發現共同點。

低級的混混都喜歡把任何事情演變成生死的大事。

不過車被阻住三分鐘的事情,非要去理論,理論也就算了,非要動拳頭,動拳頭也就算了,非要拿刀出來。

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有一個原因,低級的混混普遍欠缺智商,他們難以處理不同的問題。碰到事情,往往使用最極端的方法去處理各種問題,一言不合就拔刀子,把雞毛蒜皮也搞成生死攸關。

絕大部分,他們會碰到韓信這樣願意忍讓的,但難保他們不會碰到楊志。

把所有的小事,升級成大事,這是小混混的通命。

其實也是人常犯的一個錯誤。

在歷史上,還有更嚴重的例子。

小混混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喜歡拿刀子?楊志韓信告訴你原因

春秋的時候,吳國邊城卑梁跟楚國邊城鍾離有兩個小孩爭奪桑樹,說著說著,就動起手來。

原本是桑樹的事情,但因為動了手,那自然級成鬥毆。

如果只是鬥毆,那也只是兩個人的事情。但兩人紛紛找了幫手,很快就變成了兩群人的鬥毆,緊接著又變成了兩地人的鬥毆。

群毆之下,一個卑梁人被殺。

這時,還只是一個刑事案件,但卑梁大夫知道後,立刻派軍隊進攻鍾離,而楚王也不示弱,派兵迎戰,並佔領了卑梁。

很快,吳國的大軍也來了……

誰還記得,事情的一開始只是一片桑葉?

真正有智慧的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夠理解問題的邊界,並採取最有效的方法。


唐朝有一位名相叫裴度。

有一天,裴度發現中書省的官印不見了。

這個問題嚴重了,大唐最重要部門的章子不見了,這會惹出多少麻煩?

要不要馬上大搜查?裴度表示不著急,等等看,說不定官印自己會回來。

兩天後,官印果然回來了。

當有人問起,裴度是怎麼判斷官印會回來時,裴度表示,官印不見了,無非是某位官員偷去辦私事,事情辦完了,官印自然會回來,如果大張旗鼓去搜查,對方被逼急了,就會把官印毀掉。我們只要緩一緩,他自然就會把官印還回來。

是的,有時候出了事情,不要急於把事情想得太嚴重,不如把事情放一放,把事情往小了想。

生活中同樣如此,有事了,不要著急,不要急於升級,更不要把事情往生死攸關上靠。

槍支操作的第一定律:不打算真的開槍就別把手指放扳機上。

不打算殺人,就不要拿出刀。不然,被人反殺,只有自認倒黴哦,

殺了牛二的楊志,人家在大宋朝,也只是判了個“鬥毆殺傷,誤傷人命”之罪,刺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