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才是社交網絡焦慮和抑鬱的受害者

中年人才是社交網絡焦慮和抑鬱的受害者

中年人才是社交網絡焦慮和抑鬱的受害者

  

  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自己的父母白天不停地抱著手機刷新聞APP或小視頻,半夜睡不著還要發個朋友圈感嘆年紀大了瞌睡少。其實,他們中年人也是網絡社交的受害者。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5日報道,相關研究表明,社交網絡引發焦慮和抑鬱的受害者並不是千禧一代,而是中年人,這是因為上網時間過長會使他們的中年危機愈加嚴重。


  該研究是由美國東岸的坦普爾大學的布魯斯•哈迪博士發起,對近750人進行了社會調查,通過詢問是否曾感到自己會精神崩潰以及是否經常使用臉書、推特、Instagram或Snpachat等社交軟件得出研究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年齡在30歲到49歲之間的人,如果經常使用社交媒體,他們更有可能引發心理健康問題,50歲以上的人更是如此。而年齡在18歲到29歲之間的數字原生代,他們伴隨著Instagram和Snapchat等社交網絡長大,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此外,研究發現有22%的社交媒體用戶容易感受到精神崩潰。但同樣的趨勢在18歲至29歲的人群中沒有出現過,只有30歲以上的人群才有。

中年人才是社交網絡焦慮和抑鬱的受害者

  研究表明,在30歲之後,人們更有可能思考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發展的,人們是否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人們通過觀察同齡人的時間線和狀態更新來做到這一點,並比較他們的生活。但是由於大多數人在網上表現得過於積極,社會比較並不現實,這就可能會惡化自我價值和心理健康。但是,在社交媒體上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也許能更好地處理這些問題。因為他們和社交媒體“朋友”在網絡上共同成長,社會比較可能會產生更少的鮮明對比。但與他人比較的老年人在注意到多年未見的人更快樂或更成功後,可能會經歷更多的“震驚”。他們也可能發現社交媒體上的多重任務比年輕人更有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