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质疑孩子从小看书的好处吗?看看一年级6岁孩子写的看图写话

我家二宝幼儿园老师最近举行一个21天读书会活动,要求家长每天晚上陪伴孩子读书,拍照片或者视频发朋友圈,旨在培养孩子和家长每天亲子阅读的习惯。

这个任务一发出,家长群里就开始讨论起来了,有的家长很赞同,表示一定配合,借此机会可以培养孩子每天看书的习惯,但也有少部分家长认为学校太形式化,而且孩子还太小,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没必要这么早就培养他读书的意识吧?

那么,孩子还在幼儿园小班,有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培养他每天看书的意识和习惯呢?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绝对绝对有必要!

给大家看一下我上小学一年级六岁的女儿写的看图写话吧:

还在质疑孩子从小看书的好处吗?看看一年级6岁孩子写的看图写话

看上面一幅图,用自己的话写《小兔运南瓜》,我女儿是这样写的(我发誓我绝对绝对没有指导一点点,纯粹她个人的原创):

妈妈让小兔去找点吃的,

小兔到了一个南瓜地里,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南瓜,

它想,怎样把南瓜弄回家呢?

小兔心里一亮,它把南瓜一点一点的滚回家。

妈妈问:你是怎么把南瓜弄回家的?小兔说了一路上的经历,妈妈竖起大拇指:你真棒!

还在质疑孩子从小看书的好处吗?看看一年级6岁孩子写的看图写话

老师要求写看图写话的时候,要求孩子们“能用两三句话”写出来,所以我看到女儿这段话的时候,真的想不到会从六岁孩子的笔下写出,尤其是那句“小兔心里一亮”,让人对整段话有种惊艳的感觉,还有后面那句“小兔说了一路上的经历”,让人联想翩翩,觉得小兔这一路上一定经历了很有趣的事情。

我是从女儿三岁多开始每天带她进行亲子阅读的,截止到现在家里绘本加童书读了有几百本了,以前也从不确定这么早开始亲子阅读真正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只是很享受每天的亲子阅读时光。而且女儿特别喜欢听故事,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故事,而且乐此不疲。

还在质疑孩子从小看书的好处吗?看看一年级6岁孩子写的看图写话

可是上小学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早早的开始亲子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好处,真的是源源不断:

1、爱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强

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要面临源源不断的考试和测验,而做题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理解能力,同一道题稍稍有一点点的区别,有可能答案就完全不同,所以阅读可以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孩子对题意的理解。

2、大大的增加了孩子的词汇存储量

从小学一年级学习汉字开始,除了要学好拼音,同时进行的还有组词和造句。试想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存储量,组词和造句就是个难题,更别提接下来的看图和写话了。

3、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

大家都知道,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作文分数占整份语文试卷的40%,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所以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假如有了一定的词汇存储量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一定能写出一篇动人的文章。

还在质疑孩子从小看书的好处吗?看看一年级6岁孩子写的看图写话

4、让孩子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

孩子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还在质疑孩子从小看书的好处吗?看看一年级6岁孩子写的看图写话

也有很多人会说,上了小学之后,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作业也很多,没时间阅读。还有妈妈问一个问题:我的孩子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悄悄看书,怎么办?

其实,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而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时候不是没有时间,是把有限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玩电脑、玩Ipad去了。假如家长能够加以引导,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读书的气氛,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相信一定能收获一个爱看书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