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野生動物元素,尤其是虎、豹、獅等一直是時尚的寵兒,是權力和奢華的代言詞。古時,穿戴、擺設野獸的皮毛是對一個人力量和狩獵技巧最直接的褒獎和展示;而時至近代,虎紋豹紋的設計依舊層出不窮。大型貓科動物那柔韌又充滿力量的形態之美、野性又令人感到危險的皮毛紋路總是使人迷醉。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貞·杜桑

在珠寶行業中,有這樣一個品牌便以它標誌性的美洲豹設計而聞名。提起卡地亞,人們都會想到美洲豹,說起卡地亞的美洲豹,則不得不提到一位被稱為“美洲豹”的設計師—貞·杜桑(Jeanne Toussaint)了。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Toussaint為溫莎公爵夫人設計的美洲豹手鍊,由縞瑪瑙和鑽石組成,1952

貞·杜桑生於1887年的比利時,在1900年時,她搬到了巴黎,並遇到了Coco Chanel。極具時尚嗅覺和高雅品位的兩人在巴黎一起打拼、互相扶持,很快就成為了至交好友。在早期的時候,杜桑主要以設計製作手提包聞名。之後,她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卡地亞的創始人Louis Cartier。卡地亞本人為杜桑美麗優雅的氣質、敏銳的行業嗅覺所傾倒,邀請她加入自己的品牌。在卡地亞工作的日子裡,她領略到了珠寶設計和製作的無窮魅力,開始設計珠寶。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到了1933年,杜桑已經成為了卡地亞珠寶部門的總監。在她的帶領下,卡地亞從抽象的裝飾藝術風格逐漸轉型為了具有實際象徵的設計風格。杜桑與卡地亞的象徵——美洲豹,也有著深厚的不解之緣。無論是在她的珠寶設計中,還是家居擺設和衣櫃中,都可以尋覓到這種動物的影子。她是美洲豹的狂熱粉絲,是巴黎第一個穿上了豹皮大衣的女人。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水彩畫" Dame à la panthèr",畫中一隻黑豹乖順地躺在一位衣著優雅的女士腳邊

這個品牌與美洲豹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的一張水彩畫。這張畫作代表了二十世紀初期人們對女性的理解:隨著戰爭的打響,女性也逐漸擺脫過去的束縛,變得強大自立、不再完全依附於男人;因此充滿野性力量的美洲豹也成為了女性魅力的最佳表現。卡地亞創始人Louis Cartier十分中意這張畫,把它用在了品牌的廣告之中。次年1915年,與美洲豹相關的第一個設計也問世了:一隻黑色縞瑪瑙和鑽石鑲嵌而成的豹紋珠寶手錶,誕生於1915年。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首枚豹紋手錶,1915年

杜桑的設計把美洲豹這個概念打磨得更加奢華閃耀,一雙妙手將平面的豹子形象塑造成立體迷人的美洲豹珠寶。當時很多的名人和皇室成員也是她別緻設計的粉絲,包括芭芭拉·霍頓、黛西•法羅斯、丹麥的亞歷山大女王和溫莎公爵夫婦等。經過杜桑長達約半世紀的管理和設計,卡地亞的美洲豹主題逐漸被推上了巔峰。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Toussaint為溫莎公爵夫人設計的美洲豹胸針

上圖為Toussaint為溫莎公爵夫人設計的美洲豹胸針,由鉑金、白金、鑽石、兩枚梨形黃鑽(豹眼)、小顆藍寶石(豹紋)和一枚重達152.35克拉的克什米爾藍寶石組成,1949年

她毒辣的眼睛不會看錯任何一個設計元素,總能讓她成功找到最適合自己設計的部件,將設計效果完美的表現出來。除了當地的歐洲文化,杜桑的設計風格中還融入了很多印度文化的要素。在當時的歐洲,印度文化算不上能和時尚扯上關係,然而杜桑卻能活用這些外來元素,比如使用珊瑚和大量黃金、密集地將寶石嵌成一簇一簇的設計風格,讓自己的設計變得更加多彩吸睛。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印度風格的水果錦囊

為表彰貞·杜桑對整個珠寶行業做出的傑出貢獻,法國政府在1955年授予了她最高榮譽勳章——Grand Cross of the Legion of Honor。“美洲豹”女士所延伸出來的美洲豹元素將作為卡地亞的象徵,永遠地傳承發揚下去。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下面,就來回顧下卡地亞經典的美洲豹造型珠寶吧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卡地亞的野性獵豹女士:珠寶設計大師貞·杜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