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一耳三鉗」用得對嗎?

最近於媽新劇開播了,有人稱於媽這次要打個漂亮的翻身仗了,而於媽這次也是費盡心思既要力求作品在歷史面前經得起推敲,又要在劇中融入崑曲、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謂是心血之作。小編我也帶著一顆吐槽的心去看了,著實被驚豔到了,光是片頭就有崑曲,又有乾隆老爺子的幾百方印,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劇中人物耳朵上的“一耳三鉗”,沒錯,劇中無論貴妃宮女清一色都戴“一耳三鉗”。

《延禧攻略》“一耳三鉗”用得對嗎?

《延禧攻略》片頭出現的幾百方印

《延禧攻略》“一耳三鉗”用得對嗎?

富察皇后的“一耳三鉗”

《延禧攻略》“一耳三鉗”用得對嗎?

眾人的“一耳三鉗”

言歸正傳,清代早期,滿族女子耳飾是沒有一定之規的,有一耳多環,也有金環無飾,一耳四鉗等等。乾隆三十一年,《皇朝禮器圖》校勘完成,滿族貴族女子的耳飾才正式規定為一耳三鉗。不過,乾隆三十一年與《延禧攻略》的乾隆六年可是差了二十多年,而且這一耳三鉗也是貴族女子的專屬,這激發了小編的吐槽之魂,話說回來,《延禧攻略》劇情還是很精彩der~~~

《延禧攻略》“一耳三鉗”用得對嗎?

孝莊文皇后常服像 金環無飾

《延禧攻略》“一耳三鉗”用得對嗎?

清聖祖孝誠仁皇后朝服像 一耳四鉗

《延禧攻略》“一耳三鉗”用得對嗎?

清聖祖孝昭仁皇后 一耳三鉗

清代貴族女性耳飾按照等級身份不同有所區分,並且佩戴的場合也有講究。《皇朝禮器圖式》規定:皇太后、太后的耳飾,每具金龍銜一等東珠(東珠:產自於東北松花江下游,和黑龍江、混同江、牡丹江、嫩江等河川的淡水珍珠,以及沿海的海水珍珠)各2顆;皇貴妃、貴妃、皇太子妃的耳飾,每具金龍銜二等東珠各2顆;妃的耳飾,每具金龍銜三等東珠各2顆;嬪的耳飾,每具金龍銜四等東珠各2顆。其他的福晉、夫人、公主、命婦等的耳飾,每具皆為金雲銜珠各2顆。東珠的等級按大小及光澤度而定。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婦佩戴的耳飾,皆為左右各三,三具縱向排列,其應用場合與朝服相一致。

《延禧攻略》“一耳三鉗”用得對嗎?

金龍銜東珠耳飾 三副一組

然而滿人入關以後,受漢人習俗影響,一耳三鉗的習制也漸漸發生變化。這可把乾隆老爺子急壞了,下旨:旗婦一耳戴三鉗者,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改。不過,就算如此,滿漢融合之風也不能遏制,清中葉之後滿洲舊俗幾乎變調,一耳三鉗逐漸向一耳一鉗過渡,再往後,就很難再尋找一耳三鉗了。但是,畢竟老祖宗的禮制在,因此出現了仿一耳三鉗的耳飾設計,也就是一個耳洞戴出三鉗的感覺。

《延禧攻略》“一耳三鉗”用得對嗎?

金鑲東珠耳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