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爲玉帛」的典故

“化干戈為玉帛”的典故

“化干戈為玉帛”中的干戈指的是兵器,人們通常用它來比喻戰爭,玉帛指的是圭璋和耒帛,也就是我們說的玉器和絲織品,這兩者是古代諸侯祭祀、會盟、朝聘等場合所用的禮器,通常被人們比喻做禮尚往來。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變刀兵相見為玉帛相往,被人們用來形容使戰爭或由敵對轉變為和平、友好。

“化干戈為玉帛”最早出現在《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

《淮南子·原道訓》講了這個典故:“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伏,四夷納職,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說的是很久之前,大約是在氏族部落的後期,各個部落為了生存,相互之間經常發生戰爭,部落之間被偷襲是經常的事情。夏氏部落的領袖鯀有點自私,他為了保護自己,就在自己的封地上建造了三仞(八尺或七尺為一仞)高的城牆,他屬下的部落一看到這種情況,便紛紛離開了他,人員變得越來越少,而其他的部落則乘機對他虎視眈眈,挑釁進一步地升級。後來鯀的兒子禹當了首領,禹是一個聰明的人,他知道部落裡的人叛離他的父親導致部落衰落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父親的做法,為了平息手下,他帶領大家拆毀了他的父親鯀築建的城牆,填平了護城河,並且又把自己的家產分給了部落裡的人們。他號召各部落毀掉擁有的的兵器,呼籲大家和平相處,禹用他的德行感化了很多人,部落逐漸走向強大。沒有多久,原來叛離他父親的人紛紛地回來了,別的部落也願意前來歸附。當時社會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安穩期。後來在禹的倡導下,在塗山召開了部落首領大會,前來進獻玉帛的部落首領絡繹不絕、成千上萬。藉助這個機會,禹與這些部落結為了盟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