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紅顏薄命曾經的搖滾:致敬beyond黃家駒

天妒英才,紅顏薄命曾經的搖滾:致敬beyond黃家駒

其實最開始是討厭beyond。理由幼稚的很,當時還在上學,聽了太多的歐美重金屬,總覺得beyond的音樂不夠燥,也不夠激烈。而且當時的情況是beyond以一種異乎尋常的方式忽然在全內地大火,巔峰時期的2003年,甚至中央電視臺給他們的演唱會做直播。也許是叛逆使然,覺得這一切都是炒作,太做作。再者當時開始學習吉他,同齡人都以能彈首海闊天空或者真的愛你為榮,但實際上很多人連譜子都不會看,故而更加深了對beyond的誤解。

天妒英才,紅顏薄命曾經的搖滾:致敬beyond黃家駒

請輸入圖片描述

天妒英才,紅顏薄命曾經的搖滾:致敬beyond黃家駒

請輸入圖片描述

第一次覺得beyond好是在大學畢業之後。之前覺得beyond的東西不過是旋律好聽一點,歌詞深度也就那麼回事。但在經歷了初入社會的打擊之後,慢慢開始發現的眼界其實很窄,身上那些銳利的東西也開始慢慢磨平。有一天在一個小飯館吃飯,老闆當時放的CD,裡面是真的愛你。

天妒英才,紅顏薄命曾經的搖滾:致敬beyond黃家駒

請輸入圖片描述

不知為什麼就開始在那跟著哼哼,然後腦袋裡開始浮現出那些歌詞。那一刻的感觸很深,想到自己的家人,有自責,也有愧疚,但更多的是忽然彷彿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後來回到家,就開始在電腦上找beyond的歌,重新去聽,重新去感受。

天妒英才,紅顏薄命曾經的搖滾:致敬beyond黃家駒

請輸入圖片描述

說來好笑,即便開始不喜歡beyond,但因為學習吉他的緣故,在初期居然買了好多他們的演唱會VCD。重新去看去聽之後的感受,真的是煥然一新的感覺。雖然在那時還是堅定的認為他們在曲子過於簡單,吉他技術不夠好,但對於搖滾樂的認識卻已經有了質的改變。這就像第一次聽崔建,覺得中國式搖滾不靠譜,但時間長了,就會不自覺的跟別人說上一句——搖滾是一種精神態度。

天妒英才,紅顏薄命曾經的搖滾:致敬beyond黃家駒

請輸入圖片描述

所以beyond也是一樣。搖滾不搖滾其實並不重要,是否是流行音樂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樂隊建立起來,創作完全自我的作品。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才是搖滾樂最核心的一點。我個人並不覺得家駒死後,beyond就更差了。後期beyond的在編曲上的功力,是在初始時期完全不能比擬的。對於一個成功的樂隊而言,好像總是原唱最好,但其實作品的再演繹是一件難度更大的事。家駒之於beyond,是開始,是輝煌,但並不應該意味著終結。

他走了25年。我聽了他15年。我,我們,我們與家駒,我們與beyond,最後都沒有失望。

天妒英才,紅顏薄命曾經的搖滾:致敬beyond黃家駒

在此相信很多80、以及90後都會默默的致敬曾經的搖滾王子,雖然他已不在,但是他留給我們了很多經典,韭菜在此再次祝願搖滾王子天堂一路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