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有沒有喜歡古民居建築的小夥伴?

離貴港城區不遠就有保留完整的古民居建築群,

——龍井村陳氏古民居,

龍井村還有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哭嫁歌》,

相約龍井村,

一探究竟吧!

婚嫁,婚嫁,

俗話說,

娶媳,婆婆笑,

嫁女,媽媽哭,

龍井村有一個關於婚嫁的傳統——《哭嫁歌》。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哭嫁,源於婦女對婚姻的不自由,她們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罪惡的婚姻制度。

龍井村《哭嫁歌》是清朝初期產生的一種婚姻文化產物,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按照傳統,新娘子在結婚前,哭七日,或三日,每日哭兩個故事,《哭嫁歌》的內容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

《哭嫁歌》也反映了婦女在封建社會勞動、生產、生活、愛情、婚姻等各方面受到的岐視、虐待和壓迫,是為了爭取自由而進行思想鬥爭而唱的,並且體現了農村婦女在出嫁中那種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哭嫁歌》於2009年錄入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非物質文化遺產《哭嫁歌》傳承人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哭嫁歌》表演

陳氏古民居建築群,已不復當年的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沉甸著歷史的古樸,並記錄和見證了陳氏族人的繁衍、發展,承載著他們榮辱興衰的歷史記憶。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龍井村地址:位於貴港市中心城區北環路北部

陳氏宗親源遠流長,遠祖陳胡公被周武王封於陳地,遂以封地為姓。衍至第79代的陳崇禮生於浙江天台,由宋進士仕宦閩、桂、粵,出任廣東雷州府通判,為粵桂始祖第一代。陳崇禮衍至第13代陳魁文由陸川遷居護龍屯(今龍井村),為護龍屯第一代開基始祖。陳魁文衍至第10代,護龍屯陳氏開始分為四大家:有餘堂、有耀堂、有慶堂、有翼堂,俗稱“四有堂”。現在遺留下來的護龍屯陳氏古民居建築群,就是有耀堂的陳國緯及其兒子陳廣祥於1794年興建的,從西向東共4座古建築綿延約0.5公里,分別為義興堂、多福堂、永保堂、有耀堂。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由於陳氏祖先曾是浙江、廣東人,陳氏古民居建築既有浙江兩進式建築風格,又兼有壯族特色,同時又附帶有嶺南地區粵式建築的突出特點——浮雕。整座古民居用石柱、青磚、銅瓷、杉木等材料建造,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陳氏古民居的每座古民居建築都有一個開放式的正廳,三進結構,三廳比二廳高,二廳又比一廳高。一二進之間有一座屏風隔開。正廳兩邊各有正房和廂房,東邊正房為主人房,西邊正房一般是主人的兄弟或者兒子居住,西廂房是女兒的閨房。連接正房和廂房的中間通道還各有一間小房,是奶媽或下人居住。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正大門用石料建成,正大門並不位於整體建築的正中間,也不正對正廳,走進大門需要拐一個彎才能看到正廳,意為低調、不露財,還起到防盜的作用。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古民居雖已無人居住,屋主人依舊粘貼著對聯

正廳前面有個天井,主要作用是採光、通風、防潮,天井的排雨水口雕刻成銅錢、龜的形狀,獨具特色。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陳氏古民居每座建築都有石雕、彩畫等藝術裝飾,表明房屋在當時是高雅、豪華的名宅,外牆和照壁上有栩栩如生的山水、蝙蝠、仙人掌、牡丹、葡萄等浮雕,象徵富貴、多子多福。屋內牆上有豐富的鹿、松等壁畫,寓意吉、壽。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屋簷、外牆上的浮雕栩栩如生

離貴港城區只有幾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古民居!趕緊來探索吧!

△房樑上的壁畫清晰可見

歷經百年的風雨滄桑,陳氏古民居的一磚一石、一瓦一木、一景一畫,無不反映出陳氏族人以物寓情的高雅情懷和熱愛生活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