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流放拿破崙的這座島嶼,簡直就是天獄,難怪拿破崙沒有被殺

拿破崙是一位百折不撓的英雄人物,更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傳奇皇帝。相比於其他君主,拿破崙除了擁有出色的政治頭腦外,更是一位卓越的統帥,其帶兵打仗的能力以及其超強的人格魅力亦不亞於中國的古代戰神項羽。

在十九世紀初的法蘭西,拿破崙振臂一呼的力量是足以撼動整個歐洲的。當時的歐洲封建勢力為了壓制大革命的擴散,先後組織了七次反法聯盟,直至將拿破崙逼至最後的墳墓-聖赫勒拿島。然而拿破崙在面對重重包圍的反法聯盟時,也並沒有妥協,而是給予了沉痛的回擊,並擊潰了前五次反法聯盟。

第二次流放拿破崙的這座島嶼,簡直就是天獄,難怪拿破崙沒有被殺

拿破崙加冕

​然而雙拳難敵四手,在遠征俄羅斯失利後,第六次反法聯盟捲土重來。在鏖戰萊茵一年後,拿破崙被數倍於自己的盟軍擊敗,但他拒絕投降,直至被攻陷了首都巴黎。巴黎淪陷後,拿破崙被迫退位,並被流放到離法國不遠的厄爾巴島。

然而十個月後,拿破崙帶領數百人再次回到了法國。新國王聞訊趕緊拍大軍阻撓,然而這一切都是“肉包子打狗”,奉命前往鎮壓拿破崙的軍隊見到拿破崙後,根本沒有開戰,而是直接表示願意效忠於拿破崙。大軍一路壯大,到達巴黎時,已經有多萬人馬了,新皇帝倉皇逃竄。

第二次流放拿破崙的這座島嶼,簡直就是天獄,難怪拿破崙沒有被殺

拿破崙和反法同盟

拿破崙的順利復辟,完美的詮釋了那句“XXX,你們的皇帝回來了”。不過這個新興的王朝立足未穩,便在滑鐵盧一役中,被新一輪的反法同盟擊潰,拿破崙再次退位。

這一次,同盟軍依然沒有殺掉拿破崙,而是再次將他流放到一個小島上。說到這裡,許多人不禁有疑問了:以拿破崙當時的威望,既然可以逃回來第一次,就能複製出第二次,如今再一次流放拿破崙,難道就不怕重蹈覆轍?歐洲諸國晚上睡得著覺?

我們看一下第二次流放拿破崙的島嶼-聖赫勒拿島的位置,就知道這次流放對於當時拿破崙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情。

第二次流放拿破崙的這座島嶼,簡直就是天獄,難怪拿破崙沒有被殺

聖赫勒拿島位置

首先是歐洲各國並不敢殺掉拿破崙,因為這樣會極大地刺激法國人的情緒,從而引發更深層次的問題。而這座第二次流放拿破崙的島嶼位於南大西洋的中心區域,方圓一千多公里根本沒有任何島嶼或者陸地,周圍全是4000多米深的大西洋,而且在安全距離之外,又全都是英國殖民地以及勢力範圍內,簡直就是天獄。

這種地形地勢,在地球上除了復活節島,便在沒有島嶼能夠與聖赫勒拿島媲美了,但復活節島遠在南太平洋,倘若拿破崙第三次失敗,可能就會被流放到復活節島了。

事實證明,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的拿破崙並沒有逃出去,他明白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千難萬險地逃回法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於是便潛心寫作,直至六年後病逝。據說,在拿破崙的彌留之際,昏睡中的他依然張口吶喊,彷彿仍在指著軍隊衝殺。

拿破崙死後,被當地人埋葬在聖赫勒拿島。九年後,拿破崙的靈柩被迎回法國,這位客死大西洋的戰神終於魂歸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