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的把一個字寫好?這樣做最簡單!

如何快速的把一個字寫好?這樣做最簡單!

書法學習無外乎臨摹,很多大家一輩子都在臨摹,如趙孟頫、林散之等大家甚至到了晚年還在臨摹,可以說“臨摹至死”。因為,他們深知“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結構“的深刻道理!

任何的學習都需要一個過程,學習書法也不例外,但是有沒有可以快速學好一個字的方法或者建議呢?答案是有的!需要做到以下這幾點:

一、認真讀帖

仔細觀察分析該字的用筆特點和結體特徵,形成初步記憶。

如何快速的把一個字寫好?這樣做最簡單!

二、初次摹寫

通過之前的讀帖,參照子字帖進行兩遍以上的摹寫,體會範字筆畫形態,熟悉並形成範字用筆的初步記憶。

如何快速的把一個字寫好?這樣做最簡單!

三、初次臨寫

摹寫之後,為了熟悉範字的結體,先分析範字的筆畫在字格中的分佈,然後對照字帖中的字,利用字格對範字進行剖析和定位,形成範字結體的初步記憶。

如何快速的把一個字寫好?這樣做最簡單!

四、精準對比

用臨寫的字與投影上來的範字重合對比,找出不足之處,在下次臨寫是改正

如何快速的把一個字寫好?這樣做最簡單!

五、反覆加深

重複第二步和第三步各一次,加深記憶

六、獨自背臨

不看字帖、脫離米字格,然後在空白紙上背臨,

如果可以做到這幾步,基本這個字就學好了,學不好的找我!

另外,關於怎麼把字寫好,古代書法大家各有各的書法,聽聽古代大書法家怎麼說…

孫過庭:初學分佈,但求平正。

項穆:書有三戒;初學分佈,戒不均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終能純熟,戒狂怪與俗。

王羲之:字之形勢不宜上闊下狹,如此則重輕不相稱也。分間布白,遠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穩。

顏真卿:欲書先預想字形,佈置令其平穩,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是之謂巧。

歐陽詢:初學之士,先立大體,橫直安置,對待布白,務求其均齊。

王羲之:分間布白,遠近宜均。

如何快速的把一個字寫好?這樣做最簡單!

蔣和:布白有三;字中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間之布白。初學分佈,皆須停勻;既知停勻則求變化,斜正疏密錯落其間。

陳繹:疏處捺滿,密處提飛;平處捺滿,險處提飛;捺滿則肥,提飛則瘦。

王羲之:分均點畫,遠近相須,播布研精,調和筆墨;鋒纖往來,疏密相附。

項穆:人之於書,得心應手,千形萬狀不過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書宜長短合度,輕重協衡,陰陽得宜,剛柔互濟,猶世之論相者不肥不瘦。不長不短為端美也。

張懷瑾:偃仰向背;謂兩字併為一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有離合之勢。

王羲之:二字合為一體,重不宜長,單不宜小,復不宜大,密勝乎疏,短勝乎長。

衛夫人:點畫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橫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豎畫如萬歲枯藤;撇畫如陸斷犀象;捺畫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鈞弩發;橫折如勁弩筋節;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

字寫的如何,是人內在修養的一種外在表達。在我國傳統的書法理論中,習慣把寫字與做人,完美地結合起來。早在西漢晚期揚雄在《揚子法言》中就說過:“書,心畫也。”至東漢晚期,趙壹在《非草書》中說:“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心與手”的觀點。慢慢的,把字寫好了,修養自然而然。寫字是一個需要長時間堅持的過程!希望你可以堅持!

要是覺得本文對你練字有一個激勵或者幫助的話,記得收藏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