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台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緣分至此

大家好,我是中號硬核玩家,這次又來裝機了,使用Intel平臺已經有十幾餘年了,從第一臺電腦賽揚4到賽揚D,期間目睹著奔騰4到奔騰D雙核的發展,都一直沒機會接觸,後來跌跌撞撞才遇到了AMD,Radeon HD7850是我使用的第一張A卡(N卡比較早期,應該就是經典的Geforce4 MX440,久經不衰的傳奇),說到AMD信仰我可能真的比不上在座的諸位,因為AMD處理器我一直都沒真正擁有過。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這才是夢寐以求的處理器,圖片來自AMD官網

AMD Ryzen處理器算是為自己爭了一口氣,很明顯的一個事實是,現在Ryzen都開始逐步攻佔筆記本市場,要知道在從前,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實際表現,壓縮在筆記本這種移動端平臺,Intel都是霸主般的存在,比臺式DIY領域還要霸主那種,遊戲主機領域也是後來崛起。廢話不多說,先看看需求(習慣性裝機步驟)第一當然是3A組合不用多說,純粹是心理需求。其次這臺主機我需要用來渲染、剪輯視頻(8700K仍然是主力機 ),另外如果涉及我的另一個欄目——遊戲硬件內容,為了補全CPU方面的測試,也是有原因的,最後就是給妹子看劇用,不過她一般用iPad躺沙發,就當備用吧。

配件介紹

Ryzen 5 2600盒裝處理器

既然說好的是3A平臺,第一件就可以先選擇CPU了,主要用途渲染剪輯視頻需要大量的物理核心,8核心其實是挺適中的,畢竟上有16核下有6核,不過我去瞄了一眼價格,發現Ryzen 5 2600盒裝居然不到1300元,帶X版本頻率稍高,XFR2擴展頻率對於我來說作用並不大,反正想超頻的時候自然是超上去,倒是Precision Boost這個策略機制很一般,能耗比也是考慮的一方面。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盒子其實挺美觀的,相比早些年的推土機系列好多了,配色很搭信息量很少,逼格這樣就上去了,特別是Stealth散熱器的刻畫有一點惻隱之美。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先用個馬賽克,封條完好有效防止退貨測試黨,想起了曾經的京東退貨政策。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劃開封條就看到AMD YES這幾個字母了麼,就好像打開聖壇一樣神秘莊重。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標配一個純鋁原裝下壓式散熱器,要比Ryzen 7 2700/2700X的Spire散熱器低一級,沒有RGB燈光加成,散熱鰭片面積也較小,不過默認壓2600也是足夠了。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一份紙質手冊,一顆U以及Ryzen貼紙,話說這個貼紙Intel是沒有吧,說明AMD正在搞信仰。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重點來了,Ryzen 5 2600 CPU本體,6核12線程,基礎頻率3.4Ghz,Boost加速頻率3.9Ghz,全核心頻率根據各位平臺、散熱、程序的不同,大多在3.6到3.8Ghz,而2600X一般可以到達4Ghz,TDP和一代Zen一樣65W。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雖然AMD CPU針腳很硬不怕弄彎,但是我就見過別人在拆散熱器的時候,居然繞過卡扣連根拔起......

華碩PRIME-X470 PRO主板

主板的選擇很多,因為沒有鎖頻這一說法,理論上B350、X370、B450和X470芯片組都能用,重點是鑑於傾向更好的電路和供電系統以及兼容性,我還是選擇X470為妙,說不定哪天抽風了換2700X也不一定,或者說耍耍贈送AMD Store MI套件。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最終敲定華碩這塊PRIME-X470 PRO主板,PRIME大師系列緊追的就是STRIX ROG,基本硬素質還是有的。包裝很簡樸,AURA SYNC的LOGO很顯眼,左下角是一大堆相關技術,重點是支持NVIDIA SLI和AMD CROSS FIRE。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包裝背面就是一大堆參數介紹,包括I/O、供電、插槽等,現在看得概率比較少了,以前在實體店裡買主板的時候才會看上半天,畢竟現在電商平臺已經太流行了。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打開盒子,常見的防靜電袋子,這裡注意一個細節,有一些靜電袋是原生帶封條的,而有一些是沒有,為了防止買到開箱二手貨,一般去京東頁面查看下商品問答就能確定。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主板和全套附件一覽,比起STRIX ROG系列,其實就是多出幾張信仰貼紙和小附件而已。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原生就是帶有ROG標誌的SLI橋,說明了緊追STRIX ROG系列的事實。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這塊華碩PRIME-X470 PRO還是延續了Prime系列的設計,黑白相間的PCB,帶有灰色的金屬散熱裝甲,還有白色的I/O裝甲,一切味道都是那麼熟悉,個人會比較喜歡這種相對樸素的豪華。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第二代Ryzen平臺基本都加強了供電系統,10相是基本框架(核心部分是6相,NB部分2相倍相),千元級別的X470都是這層次起跳,金屬散熱片全覆蓋MOSFET,只是沒有熱管相連,不過根據本站相關值友拆解來看,因為MOSFET的型號不同,過電流能力方面比上一檔次的STRIX ROG X470-F要弱一點。

不過我也不是非常在乎,Ryzen大多超頻上限幅度集中在4.2GHz,4.3GHz都是少數何況是理想中的4.5GHz,畢竟你還要看U的體質,電容是日系富士通FP系列,我在京東上購買的,不知道是否和大家一樣?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I/O裝甲看起來規模很窄佔據空間不大,條紋設計之餘PRIME和X470 Series這幾個字母太小,可能橫著放效果會更好呢,這部分是帶有RGB燈光效果的,並且是可編程的(每一顆燈珠都能調節)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I/O接口數量和佈局和X470-F是一致的,只不過沒有一體式擋板設計,另外在部分接口配色有所差異,從左分別是PS2鍵鼠接口、USB 3.1 GEN 1 Type-A x2、視頻輸出DisplayPort1.2和HDMI1.4b接口(滿足4K @60HZ)、USB 3.1 GEN 1 Type-A x1、USB 3.1 GEN 1 Type-C x1、USB 3.1 GEN 2 Type-C x2、RJ45 LAN接口、USB 3.1 GEN 1 Type-A x2、3.5mm音頻接口以及光纖S/PDIF音頻接口,以上USB接口都是X470芯片組原生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音頻部分採用S1220A 8聲道雙功放音頻芯片,尼吉康日系保真音頻電容,常見的PCB分隔佈線,方案是和X470-F一致的,另外我在官網下載的音頻驅動裡面發現了SONIC RADAR III的安裝程序,同樣是享有聲波雷達的使用權。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選擇X470 PCIE通道多一點也是另外的考慮,畢竟本來在芯片組這方面AMD就相對保守,具體分配是這樣的,第一、二條是帶有裝甲的是PCI-E 3.0 x16(雙槽就是x8模式),第三條不帶裝甲是 x4速率,其他3個都是PCIE x1擴展卡使用的,另外的優勢就是支持NVIDIA SLI和AMD CROSS FIRE兩種多卡互聯技術。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這塊主板帶有兩個12V 4-Pin RGB接口,只是沒有5V可編程的3Pin接口略為可惜(X470-F就有),不過本身具有兩處可編程的燈光區域,可以看到隔壁還有AIO PUMP的接口,接水冷泵的時候默認就是全速了。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第一個M.2插槽是帶有金屬散熱片的,印有M.2 HEATSINK的字眼,M KEY類型支持2242/2260/2280/22110幾種長度,走的是SATA & PCI-E 3.0 x4兩種可用通道。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下方還有一個M.2插槽,不帶散熱片,支持2242/2260/2280三種長度類型,可走的是SATA & PCI-E 3.0 x2通道,當PCIE_X1_1或PCIE_X1_3插槽被佔據時,就會走SATA通道並佔據部分SATA接口。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碩大的PCH金屬散熱片,第二處帶有可編程RGB燈光的地方,只不過多數情況下會被顯卡擋住。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原生芯片組自帶的6個SATA 6G接口,一般情況下足夠使用了,採用臥型設計走線更好看些。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額外擴展的前置USB 3.1 Gen 2,一些機箱I/O就帶有對應的接口,只不過數量甚少,畢竟USB 3.1 Gen 2的設備都還沒開始普及呢。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X470芯片組搭配二代Ryzen最高可支持雙通道DDR4-3600Mhz頻率,不過內存適用性還是不夠強,在一代Ryzen的時候我也沒有急著購買,慢慢成熟以後再下手,理論上在第三代Zen架構就很完善了,所以我最終才選擇華碩也是有原因的。

芝奇TridentZ DDR4-3600 8GBx2內存

內存方面,本來是想選擇Flare X專為AMD Ryzen優化,不過頻率才3200而且顏值不夠看,還是先用回TridentZ,日後再打算選擇吧,反正我也還有一條Sniper X ,至於燈光嘛在內存方面個人是不太感冒,有機會可以嘗試。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包裝就不曬了,本來是四連套拆了兩條買的,怎麼看怎麼順眼。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雖然TridentZ的顏值已經有點過於審美疲勞,不過仔細看看這工業設計,馬上好感又回來了,拉絲金屬散熱片夾帶紅色Logo,簡直是完美的搭配。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除了顏值以外,顆粒也是選擇它的原因,從性能和兼容性來說,三星B-Die顆粒就比較好,然後就是SKhynix海力士了。

閃迪3D Ultra 250GB SSD

作為輔助機,也不需要大容量硬盤,因為我拷貝文件、素材都是用NAS或者移動硬盤的,即用即刪,另外我這裡選擇SATA固態是閒置出來的存貨,如果是全新入手,按照現在市場價位,400元也可以入手一些還不錯NVme協議M.2固態,讀取速度會快不少。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閃迪3D Ultra 250GB,連續讀取和寫入都屬於SATA固態的中上水平,主控和顆粒都算過得去。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背面是一些相關質檢的信息,對了保修時間也挺長的,有5年完全可以用到淘汰。

九州風神堡壘240水冷散熱器、魔環120RGB三連包

散熱器方面還是選擇一體式水冷240規格吧,畢竟溫度上看得舒服點,瞄來瞄去,發現兩款水冷頭帶有鏡面設計的,一是恩傑海妖而是九州風神堡壘,而後者價格較為親民,雖然這塊主板不支持ADDRESSABLE可編程(5V)3-pin接口,不過帶有控制器使用也無可厚非。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堡壘240在包裝上面較為簡潔(相對船長240),同屬於GamerStorm系列,包裝上只標出AURA SYNC,實際上也支持其他帶有5V RGB接口,畢竟這是通用性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包裝背面是常規的參數規格,比如說冷頭、冷排尺寸這些,方便玩家購買時考慮到機箱的兼用型。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內盒緩衝層變成純白色的,值得一提的是,堡壘240提供了AM4 AM3-AM2 TR4 LGA1150 LGA1366 LGA2011全平臺適用扣具,以後有機會體驗TR4的時候就不用額外購買了。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鏡面設計是堡壘240水冷頭最大的顏值特點,平時不通電不亮燈時當鏡子照,亮起來中間是GamerStorm的RGB Logo,包圍著一圈光彩非常漂亮,可編程的特點讓發揮空間更大,後面會展示一下。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整個水冷頭由這種磨砂處理層包裹,看起來就很有質感。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水管接合處有加固型快擰,彎折角度比較大,大概會有150°左右,可以適應不同的裝機需求。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沒有出廠預貼硅脂,貼了一層保護膜紙,和船長240一樣是噴射式水道。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接口方面,和其他品牌略有不同,3-pin RGB接口是獨有的卡扣式(牢固不脫落),另外就是傳統的4pin供電接口。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我使用的是SATA供電控制器,這樣可以還原本身堡壘240自帶的燈光效果,只不過就不能享受主板和編程的燈效了,只能說各有缺點吧,如果能改進最好可以做成一鍵切換兩者的控制方式。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堡壘240標配的是兩個120mm風扇,具有9個大扇葉風壓相對較強,非常適合吹透240冷排,只不過這兩個標配風扇是沒有燈光加成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具體參數12VDC,0.17A,額定電流會魔幻系列高一些,相對轉速快一些。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四角螺絲孔位帶有緩衝層,可以減少風扇在運轉時的震動。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整體展示,其實最顯眼的還是那個鏡面水冷頭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為了不顯得機箱內太暗,更換掉原本的冷排,搞了兩盒魔環120 RGB三連包風扇,一共六個這次先開一盒,同樣是支持AURA SYNC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外觀上和堡壘240標配的冷排風扇並無差異,扇葉改變成透光的,也有送控制器和集線器,還是比較方便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魔環系列額定電流為0.11A,不過也無傷大雅了,轉速低一點也會更安靜呢。

XFX訊景 RX 580 8G 黑狼版顯卡

3A平臺最後一個A,選用上次露臉的XFX訊景 RX 580 8G黑狼版顯卡,應對1080P 3A大作的話,估計今年內還是沒有壓力的,下一年就等7nm Vega GPU,當然前提是要排除那些RTX遊戲,即便是N家10系和20系,短時間內價格區間都會分得很清楚。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訊景XFX的包裝很獨特,整體呈一個“X”字型,這個包裝就是黑狼版獨享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顯卡本體、紙質說明和驅動光盤一枚,配件大同小異,有些廠商還會配供電轉接線。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選擇這張卡呢,首先它的外觀不算花俏,嚴格來說還有點悶騷,搭配兩枚100mm風扇,轉軸貼成紅色不單調同時意味著A卡,另外它的核心基礎頻率較高1366Mhz到1386Mhz,價格適中最低的時候1699元就能入手。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這種黑色和灰色的條紋相間需要在一定角度才看得最清楚,也算比較特別的設計了。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常見的刻畫區域,印著一個白色的XFX LOGO,只不過居然沒有LED燈,也是過於低調了吧。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視頻輸出接口,DVI、DPx3以及HDMI接口,鏤空部分還是“XFX”的字樣。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外接8pin供電接口,能提供150W的電力,左邊雙BIOS設計的小開關,刷黑了也不怕,還有一次機會。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不拆解就能看出來,這張RX 580 8GB採用四條6mm燒結熱管,散熱能力還是有一定保證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一般中端以上的顯卡就會配金屬背板了,RX 580 8GB黑狼版也不例外,除了加固顯卡PCB強度以外,背板上額外開孔能裝飾也起到了加強散熱的作用。

酷冷至尊MasterWatt 550 TUF GAMING電源

電源這塊我沒多大需求,於是去搞了朋友的MasterWatt 550 TUF GAMING,安利他買了個海韻FOCUS+,省出來的錢打算搞個高級點的鋁製測試架。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MasterWatt 550有80 PLUS銅牌認證,轉換效率可達到85%,單路12V輸出電流可以達到45.8A,而且質保是三年換新,用個長久挺安心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華碩這個TUF GAMING主題元素挺多的,喜歡迷彩軍事風可以去理解一下。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半模組設計,走線其實不會比全模組差很多,畢竟原生線材硬度、粗細都是差不多。

九州風神MATREXX 55機箱

機箱方面,主力機佔據了我桌面不少空間,還是想選一個小一點,不過我並不是itx神教,也不是m-atx非主流,於是先確定是近年流行的緊湊型ATX,後來覺得九州風神新方舟的造型還可以,於是搞來了它的微縮版——MATREXX 55,不過它並不是雙艙設計不要被它的外表欺騙了 。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機箱用普通的牛皮紙包裝,正面也沒啥信息露出,給我的印象就是比較親民一點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左側有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支持12V GRB 5050接口,這就意味著機箱本身是帶有燈帶的,接到主板上可以同步燈效,隔壁還有一個5V ADD GND的選框,這就意味RGB編程時代的機箱也會在將來推出嗎?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機箱屬於緊湊型,一前一側兩塊鋼化玻璃挺好看的,只是反光現象非常厲害,沒有光打亮的時候實際就是呈黑色的,就像上圖一樣。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前置面板安裝一塊4mm鋼化玻璃嵌套在裡面,中間分割開來的是RGB燈帶,另一邊則是機箱的SPCC鋼材部分區域,這樣看起來就像是分艙式,其實只是一塊麵板做出來的差異化效果。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側面同樣是4mm鋼化玻璃,只不過安裝方式比較原始簡單,四顆螺絲固定即可。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上置開孔也能安裝240冷排,最大可以擴展到280冷排,這也是我用它的原因之一。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前置I/O和接口部分,從左到右是USB 3.0 X1、USB 2.0接口、音頻接口、重啟鍵、燈光控制鍵以及開機鍵,其中兩個鍵還做了拉絲處理以及圍繞燈光設計。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7個PCIE卡槽,不過用料沒那麼好,採用一次性擋板。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由於前面板鋼化玻璃封閉,前面進風的話在兩側,加強一點散熱能力。

裝機成品展示

整機就看看燈光吧,實際上撐起場面的就是這個堡壘240,色彩看起來就很融合。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整機正面差不多就這樣,電源和硬盤架是漏露的,背面走線有點難堪,這裡就不再展示。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光打到顯卡背板上感覺也不錯,有那種折射的氛圍,而不是天然的LED燈。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妹子再次強調說以後用來看劇,只好從兜裡拿出、塞了塊1TB機械硬盤充數,這機箱能裝2個3.5英寸、2個2.5英寸硬盤。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水冷頭RGB燈真的可以,我不玩燈的都覺得驚豔。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既然不能和主板同步,那就和風扇同步咯,看起來還是挺搭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上機測試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雖然主力還是剪輯渲染視頻,不過如果是遊戲測試用到的話,還是小超一下吧,畢竟手動穩定鎖頻比說XTR靠譜多了,反正也不怎麼廢力,於是習慣性進Bios調試。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一進入BIOS就是EZ Mode,大多主板廠商都是這樣,畢竟在這比較方便查看和調試,一般用戶根本就不用進入到進階界面,圖形、文字結合簡單易懂何樂而不為?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第一步首先當然是升級BIOS到最新版本,華碩BIOS支持在線檢測和升級,這就很省心省力了。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之後開始最重要的一步——摸底實驗,可能最近人品用完了,最終這顆Ryzen 5 2600需要1.4V電壓才能穩妥4GHz,內存頻率也上不到3600Mhz只能到標準水平3466Mhz(其實自己微調下時序應該可以的),這時候內存帶寬和延遲數據都不錯了,至於頻率方面,幅度一般封頂也就4.2Ghz,差這點影響不是太大。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最後一步,再用Qfan給自動優化下風扇性能,還算精準好用的,年紀大了調風扇曲線,自己都會覺得費腦。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整機配置就是這樣拉,魯大師顯示還算比較全面,只是有一些型號沒收錄齊全。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Ryzen Master能在系統中軟超,這裡超頻選項相對BIOS會少一些,我還是比較傾向於傳統。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先跑國際象棋看看,每秒千步為20986,分數已經和默認的2600X幾乎打平了。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CINBENCH R15多核成績同樣也是,1379cb這個成績很接近我的8700K,估計超到4.2Ghz就有可能超越了,所以我才考慮到主力用途是渲染素材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兩條8GB DDR4-3466內存頻率讀取帶寬為50853 MB/s,寫入帶寬為48652 MB/s,拷貝性能帶寬為42694 MB/s,延遲時間為67.4n,前三項都因為內存頻率上來提升了,延遲的話還得進一步微調時序,不過相比Ryzen一代,已經算是不錯了。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最後CPU-Z測試在跑一下,發現單核性能居然已經超過1800X,多核性能是它的81%,畢竟少兩顆核心。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3DMark Fire Strike,總分為12865,顯卡分數為15225,物理分數為18304。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總分為6375,顯卡分數為6723,物理分數為18216,3DMark跑分方面對比N家同級別的話,還是非常相似接近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雖然不是主力玩遊戲,但也要遊戲能夠方便檢測一下性能,孤島驚魂5一開始確實驚豔,奈何重複度太高,後續DLC也不精彩,玩遊戲我習慣自定義畫質,這是2K分辨率中的調試,最終結果大體是和最高畫質相似的。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遊戲測試中CPU、顯卡和內存的佔用情況,CPU佔用率達到了38%,每一條線程都會被利用上,顯卡每時每刻都是100%,內存佔用還不高,說明優化不錯。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最終結果挺滿意的,平均幀數可以達到56fps,最低幀數下滑至49fps,總體滯後幅度能接受。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接下來風靡歐美的堡壘之夜,個人覺得這遊戲之所以風靡,就是因為夠硬核,競技性還強,具體採用2K分辨率全高畫質,對了這遊戲我要測試的,如果有需要硬件方面的解答歡迎關注,近期完成。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佔用情況,除了CPU佔用率低了點,其他情況和孤島驚魂5沒有多大差別,畢竟這是一個寒霜引擎的遊戲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具體測試用fraps完成,過程就是簡單玩幾局,經過觀察,平均幀數會穩定在100fps,最低幀數70fps,比較滿意,競技遊戲就得這樣的流暢度。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悲劇的怪物獵人世界,涼了我還在玩Steam版本,畫質我也是經過微調的,同樣是2K分辨率。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主要是光影和材質部分(1024和高影響不大),這樣資源就吃得不太緊了,幀數自然上來。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佔用情況貌似Ryzen 5 2600似乎比8700K還要低,具體測試情況是這樣得,平均幀數為50fps,最低幀數為45fps,還算能接受吧畢竟不算高速動作遊戲。

我的第一臺3A主機,Ryzen 5 2600+華碩PRIME-X470 PRO+訊景RX 588

接著跑一下AIDA 64 FPU 10分鐘左右,小超頻到4Ghz的Ryzen 5 2600最高穩當在71℃,另外我是沒開空調的情況下跑的,果然這一對比就比Intel良心多了,不過這塊RX 580溫度稍高達到了76℃,看來還得調節一下風扇策略呢,但是它一直沒降頻的就沒碰到功耗牆。

結尾

這次裝機就這麼結束了麼?是的很平凡,但讓我比較驚喜的Ryzen 5 2600超頻到4Ghz,多核性能居然如此強勁,看來AMD在這打開局面了啊,隨著程序日後往多核性能繼續優化,特別是遊戲方面AMD也能追趕上來。其他嘛,一體式240水冷現在都是主流了,效能高顏值也高,如果執意用風冷的話還得更看機箱風道,所以你看到的機箱基本都是大部分區域封閉的,時代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